你对你的胃了解吗?我们每个人都会有一个胃,无论是谁,可能会含糊不清说胃是消化的,胃是消化器官,但是具体是什么也不知道,那么你确实应该好好看看这篇文章,因为你可以全新的重新了解你的胃。我在以前给老师说胃疼的时候,我却会捂着我的肚子,这个举动傻之又傻,结果呢最后就被发现了,是在装病,唉,果然没有知识的人,就是可怕,那么胃到底在哪里?胃她又有什么功能?为对于整个人体来说,他又有什么重要的作用?接下来我们一起走入胃。
我们先来说说胃连接指什么?首先在它的上面链接的是食道,而食道上面连接的就是我们的嘴巴,我们每天都是要吃东西的,都是要摄入能量的,那么当这个食物到了我们嘴巴以后,我们人体会通过牙齿的咀嚼和舌头的搅拌这一系列的物理消化作用,再加上淀粉酶分解淀粉变成麦芽糖这些种种的化学变化,口腔里面的这些动静,足以将我们吃进去的食物变为食团,这时候我们就会咽下去,但是在这个部分也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器官,那就是咽,你想一下,如果食物进入到我们的气管会怎么样?我们会被呛住,并且会非常的难受,有的人擤鼻涕竟然擤出来了米粒,这是一件非常恐怖的事情,这时候我们聪明的人体就安排了一个器官咽在这里守护,他是一个非常柔软的器官,因为他也带有一个推送的作用,他会把那些小石砖推向食道,当然,它最重要的功能就是防止这些食物进入气管。下一站就是我们的食道,食道就像一个滑梯一样,食道的肌肉会收缩,然后那些石砖就会顺利的到达你的胃,胃也要开始工作了。
我们先来看一下胃的结构图,这个味像是一个袋子的形状,半月形,实际上胃是我们一个拳头的大小。食团要从食道要到胃,首先要通过食管,这里呢,就一个把门的,就像一个拉闸与开闸的管理者,当然同样在胃的底部,也有一个门,这两个门分别是贲门与幽门,我们其实也是非常需要这两个开关的,因为你想一下,最终这个食物会从幽门离开,但是他又是从贲门进入的,如果原本这两个地方没有这两个门的话,我们岂不是就是边吃边拉?但是如果你仔细观察的话,贲门相对于幽门来说,更加的松弛一些,并不像幽门那样的粗大,其实这也是情理之中的,他们都靠一个肌肉的收缩,这个肌肉是一个环形的括约肌,幽门的括约肌之所以比贲门的括约肌粗大的原因,也就是他是控制食物上下的,食物原本是堆积的一个状态,也就会给幽门施加更大的压力,所以幽门你就需要更尽的力量,但是反观贲门呢,这里的食物是从上自顺而下,所以这里并不需要太多的力量。接下来就是胃大弯与胃小弯,你会发现这两个地方非常的不一样,它们倾斜的弧度有着很大的不同,这其实是胃的一个智慧,因为我们所摄入的食物总体来说可以分为液体与固体,固体当然是需要胃里面的胃液去精细的加工,但是液体好像并不需要加工,并且如果液体也要呆在胃里面的话,也就会占据巨大的空间,水多了,可能就会从贲门里面流出,你可能会携带胃液,这样对整个身体一就会造成很大的影响,所以我们所摄入的液体也就会直接从胃小弯通往12指肠,而那些食团就会掉入胃大湾,最终也会通往12指肠,所以你会发现这是非常巧妙的一个工程。这也就是胃的智慧。
但是大家有没有意识到一个问题,我们都说胃是消化食物的,那么喂到底是如何消化食物呢?我们的猜测是有两种消化方式,第一个就是为不断的蠕动,挤压摩擦进行物理的消化,然后另一种就是胃液,胃液是一种具有腐蚀性液体,可能就是胃液把食物分解,达到消化的作用,这也就属于化学消化,但是这仅仅只是猜想,我们需要做实验来验证我们的猜想。接下来就是一组实验:
实验目的:探究胃液是否可以起到消化的作用。
实验思路:我们一定要选一些食物的类型,我们接下来就要模仿他们从口腔到胃的变化了,在口腔中,牙齿会咀嚼,然后又会经过食道,所以这个过程我们可以把食物弄碎,并且弄成非常细小的食团,然后将这些细小的食团放入试管当中,我们肯定需要一个实验组和对比组,并且一定要追求单因素变量,所以这些食团的量我们要做到尽量的一致,这时候就要加入我们的胃液,对比组呢,我们就会加入清水,当然,胃液与清水的量也是要一致的,那么我们现在怎么模仿胃的蠕动呢?我们只能用震荡来模仿胃的蠕动,所以我们还需要完全模拟一个胃的环境,温度是37度,我们可以在烧杯里面加入37度温水,然后试管放在烧杯里面,你的手在不断的震荡,这样就可以做到胃的环境,最后呢,我们会在实验组和对比组当中滴加实验物,当然,这个实验物也是要证明清水里面的与胃液里面的哪个到底被分解了,我来举一个小例子,碘液原本是橘黄色的,但是当碘液滴在淀粉上以后,淀粉就会变成蓝黑色,这就是一个变化,也是一个鉴定的方法,如果我们选择的营养物质当中有淀粉,那么接下来我们就会通过以上的过程操作,最终在鉴定的环节,我们会滴加等量的碘液,已达到鉴定的效果。
实验材料:三组试管,三个烧杯,37度温水,(最终我们选择的营养物质是淀粉蛋白质与脂肪,淀粉液蛋清与油足以充当这个角色)淀粉,蛋白质,脂肪,(他们指定的化学试剂是碘液,双缩尿试剂,苏丹三染液)碘液,双缩尿试剂,苏丹三染液。
实验过程:
一:淀粉液组:准备37度的温水,并且倒入烧杯当中,淀粉液以十滴的量分别滴入两组试管当中,观察并记录淀粉液现在的状态和颜色。试管一加入三毫升的胃液,试管二加入三毫升的清水,此时把试管放入烧杯当中(不完全的覆盖),在烧杯中完成振荡,本过程需要两分钟,震荡后,拿出试管,且以五滴的量滴加碘液,观察并记录。
二:淀粉液组:准备37度的温水,并且倒入烧杯当中,蛋清以十滴的量分别滴入两组试管当中,观察并记录蛋清现在的状态和颜色。试管一加入三毫升的胃液,试管二加入三毫升的清水,此时把试管放入烧杯当中(不完全的覆盖),在烧杯中完成振荡,本过程需要两分钟,震荡后,拿出试管,且以五滴的量滴加双缩脲试剂,观察并记录。
三:油滴组:准备37度的温水,并且倒入烧杯当中,油滴以十滴的量分别滴入两组试管当中,观察并记录油滴现在的状态和颜色。试管一加入三毫升的胃液,试管二加入三毫升的清水,此时把试管放入烧杯当中(不完全的覆盖),在烧杯中完成振荡,本过程需要两分钟,震荡后,拿出试管,且以五滴的量滴加苏丹三染液,观察并记录。
实验结果:
一:原本白色的淀粉液,在滴入碘液之后,有胃液的烧杯的上面有了一些絮状物,添加清水的则没有任何变化,但是两个试管最终的颜色都变蓝了,这也就说明胃液并没有完全分解掉淀粉。无法消化淀粉。
二:再加入双缩脲试剂之后,装有味液的试管里面的蛋清变成了粉色,而装有清水的试管变成了紫色,这也就说明了,胃液可以分解掉蛋白质,消化蛋白质。
三:加入苏丹三染液之后,这些油滴变成了棕色的,两组颜色都基本一样,说明胃液酶有分解油滴的能力,无法消化油滴。
实验结论:
胃液可以分解蛋白质,但是无法分解脂肪与淀粉。
质疑:1. 我们模仿的这个为的环境真的可以做到还原吗?这些外在的因素会不会影响到实验?2. 就算我们再精细,也无法真正的做到单因素变量,那么这会影响实验的结果吗?3. 胃里面是否还有其他的一些器官可以辅助消化,比如可不可以分解掉胃液无法分解的淀粉与脂肪?…,这些都是我们这个实验的漏洞,如果还要解决这些问题的话,我们就需要真正的往深探索。
我们现在对胃的整体了解是处于宏观层面的,那么在显微镜下面的为又是什么样子的呢?下图是胃的横切片。
我们先来看一下第一层,也就是粘膜层,粘膜层的上层细胞制造着保护胃,为什么呢?我们刚才也说过了,胃液有非常强大的腐蚀性,如果为不是造一个膜,保护自身,那么胃液就会反而腐蚀自己,所以这一层也是非常的重要,粘膜层里面的下层细胞有非常多的腺体,开口于胃小凹部分,这些腺体就会不断的制造胃液。然后第二层就是粘膜下层,它是由疏松结缔组织和弹为纤维细胞,有一定的缓冲作用,也隔开了粘膜层与肌层,第三层就是肌层,一共有三种肌肉,三层平滑肌组成,他完成了胃的生理机能,也就是蠕动。最后一层就是外膜层,它覆盖在胃的表面的部分,起到了一定的保护作用。
好了,这就是微观下的胃,那么我们来解决两个问题吧!第一个问题就是,什么是饥饿感?饥饿感是由于我们长期的不进食,然后胃液就开始消化胃,这个过程就是饥饿感。我们所说的胃炎,胃癌,胃穿孔,胃溃疡,这些种种的胃病,都是源于胃液腐蚀了我们的胃壁,所以胃液也是非常的可怕的。
所以胃是我们人体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消化器官,但是我们现在有很多的人都是暴饮暴食,或者长期不进食,有的人可能会说我是在减肥,但是你殊不知你都不进食,实际上是在害自己,那么我们该如何保护我们的胃呢?我们一定要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并且到时候了就一定要进食,而且要积极的治疗,定期的胃检,这些种种的措施不仅仅是在保护胃,更是在保护我们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