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晚的时候发现女儿头上有一个新发夹,我问她发夹是哪里来的,她说是某某同学送给她的。我再次确认了一遍后说我相信你,我们吃饭吧。吃完饭后刚好我们两个在房间,我抱着她坐在床边上再一次轻声问她发夹的事。她低下头说我怕您骂我,我对她说只要跟妈妈说实话,妈妈肯定不会骂你。她开始怎么也不肯说拼命哭,想挣脱我的怀抱。我就这样紧紧地抱着她,情绪稳定一些后跟她讲“过能改归于无,倘掩饰增一辜”。跟她讲妈妈小时候的故事,问她以前她心爱的玩具不见了的感受,然后播种一个信念“不管发生什么事情,妈妈都会帮助你,妈妈都会爱你”。最后她老实交代了,还自暴了另外两件事。我马上赞美她“诚实”。
做错了事情就要敢于承认错误,并改正。我说现在就打电话给某某同学,跟她说对不起,她说不知道电话。我说那星期一妈妈陪你去跟她道歉,她不肯,说不要妈妈陪不要让老师知道。我跟她解释“德有伤怡亲羞”,赔礼道歉是必须的,你可以选择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任何一个人陪你去(其他三个人不知道这件事)。又是一番哭闹苦苦挣扎,最终选择妈妈陪她去。我给她点赞,她终于释怀笑了,我们相互亲了亲额头。
感恩刘老师宋老师,以及东香老师给我智慧,我没有给孩子贴标签,没有大吼大叫,没有广而告之,也没有不断升级自己的想法,选择接纳、鼓励、赞美。孩子是父母的面镜子,接纳孩子,他才能回到起跑线,才有可能改变。把尊重变成习惯,将原则坚持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