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又到了周六,又到了大家分享读书体会的时间,我自己又坐在电脑前听大家说话,同时也准备分享自己读书感悟。每个人眼中的雪漠老师都不一样,看书得到的感悟也不同,我只是从我自己的角度去理解揣测,希望能和大家多沟通交流。
这周我从300页看到340页。第一是当下的问题。雪师说无论成功还是失败,无论高贵还是卑微,无论贫穷还是富有,只要安住于当下这一刻,用所有的身心融入大自然,他就能拥有这种体验,与此同时,所有的烦恼,痛苦和迷惑都会烟消云散。当下有什么呢?当下可以说什么也没有,也可以把一切都填充到当下来。过去是当下的过去,未来是当下的未来。如果相信时间空间都是错觉,那就确实有种“我一直在这里,没有动过”的感受。禅宗说“目前无法,意在目前,不是目前法,非耳目之所到”。工作和生活不是目前事。我想守住当下,需要修习禅定,不能贪心,不然肯定会迷失,卷入到妄想的洪流里去。
第二是出离的问题,正好中秋节那天黄娟老师可能讲到了这个,我没赶上。雪师说心融进去了,我才可能融进去。心融不进去,我就永远在圈子外面。任何一个游戏圈,我都融不进去,正因为融不进去,所以我不会被它裹挟,始终是来了就参与,走了也不留恋。雪师好像还说过如果不参与,就好比栽在污泥里的莲花从污泥里抽离了,那这颗莲花自己也很快就会凋谢。我们参与社会活动,进入红尘,进入社会的大染缸,只要和人接触,势必会受到影响。我不大明白怎么既能进去参与社会活动,又能保持出离心。雪师也说过要想成人的话,就不要想逍遥,因为势必要做出取舍,有所担当。是不是说白天做事,早晚实修的时候修一修无常,梦幻呢?希望老师们能帮我解惑。
第三是现实行为和心性的配合问题。这里雪师说你不能因为一切都是梦幻,虚幻,就懒洋洋的什么也不做,陷入到虚幻主义里去。因为虽然现象是变化的,本质上是幻觉,但每一个现象都会带来新的现象,影响人和世界的变化方向。就是说虽然人生是梦,但这个梦是遵循因果规律的。所以要先修菩提心,积极的奉献人生,同时又修梦幻无常,放下执着。行为能改变命运,但是如果行为不和良好的心性配合,可能虽然成功了,但是很执着烦恼。
最后分享一个雪师恬淡虚无偈里的话:自他是念头,意识造幻事。我只是意识,意生之幻体。红尘皆如此,疾病亦如是。就是心里自己的样子只是念头,自他之区分亦是念头,外在的山河大地城市人群,也是念头,疾病也是念头。就是一切以我为主,是我在面对一切。外境和心念都是虚幻的,以此来破除执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