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后反思
曹公奇
这节课的教学,基本上能够按照预设完成了当初设置的两个教学目标。整节课重在品读词句的过程中,体悟词人的情感和词作的意境。所以,品读过程占据了一节课的大部分时间,尽量引领学生细读文本,深入理解,从具体的用词炼字来体会词人的情感。我想,任何作品情感的表达,都是通过语言文字来传递的。我们阅读教学不从语言文字入手、不细细品读作品的遣词造句,怎么去理解领悟其中蕴含的丰富感情呢?我们不能把对内容情感的理解和对语言文字的学习对立起来,这二者是紧密融合在一起。具体说就是:透过语言文字的品味学习理解作品的内涵,理解作品的内涵要通过品味学习语言文字来实现,二者水乳交融,密不可分。
再者,作品所涉及的相关语文知识,也是学生应该学习掌握的。比如,本词所涉及的映衬手法,虽然学生原来也接触过,但是,“映衬”与“烘托”,许多学生也还是分不清,在课堂上就有必要把这些知识弄清。因而,花了相对多的时间来分辨二者的细微区别。而对于写景、咏史、抒情相结合的特点,因为相对简单,没有疑难,就是一笔带过了。
原来我准备在上课结束时,把这首词与李慎的《临江仙》一词作比较,两首词内容上都是在上下几千年、绵亘数千里的宏大境界上展开的,并在此基础上,引发出对历史的沉思。但两首词的胸怀、气度、格调不同,《临江仙》流露出世事皆空的思想,《念奴娇·赤壁怀古》则抒发人生的感叹,反映了作者不甘沉沦的高傲性格。但在具体实施教学过程中,我只是简单提及了一下,让学生在课后自己比较。最后,我把苏轼放在中华文化的长流中去看待,评价苏轼对中华文化的巨大贡献,也是把这首词的教学提高到文化的层面来认识,从而增加教学的文化含量,并且推荐学生阅读林语堂的《苏东坡传》,进一步提升学生对苏轼、对中华文化的认识。这是我当时的想法,设计教学时也并没有这样考虑,上课时突然觉得对苏轼的评价不应仅仅停留在这一首词上,应该把他放在中华文化的长河中去认识,我借林语堂的评价,意想全面评价一下苏轼,让学生了解一个完整的苏轼,所以才给他们推荐了《苏东坡传》这一本书,就是基于这个目的。
我基于这所中学是全市最好的学校,学生又是文科班的学生,已经学过这一课,估计应该对词作有较深的理解感悟。但实际情况是,我对学情的了解估计还是不够细致准确,学生对词作的理解还停留于表层,而且已经习惯于听讲,平时教学对话较少,所以,开始教学时与学生讨论问题,并不顺畅。学生既不敢大胆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对问题的认识也还不够到位。所以课堂会出现一些暂时冷场的现象,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不高。这与教者本人对学情的了解不足有关,也许与学生平常的教学方法不一致有关。所以,借班上课,一定要对学情了解充分,既要了解学生对本科学习的状况,还要了解学生平常的学习习惯、对老师教学的期望等等,这样才能较有把握地上好这节课。
(选自顾之川主编《名师语文课·高中卷》,山东教育出版社,2019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