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外:不知不觉从10月23日注册简书,到今天已45天,写了长长短短的32篇文章,2.5万字,参加日更也已19天。
最早认识迟子建是看她的《额尔古纳河右岸》,翻开书看了下,居然是2011年12月购入,是人民文学出版社“茅盾文学奖”系列丛书的,特别有质感。现在想想,会在众多当代的作家中记住她,一是地域上的靠近,她出生于黑龙江漠河,并多次来呼伦贝尔采风,《额》就是描绘根河敖鲁古亚鄂温克人生活的;二是她以女性细腻的触角去感觉大自然的一切,引起我的共鸣。
2020年读了迟子建的新作品《烟火漫卷》,有了强烈的去哈尔滨各个教堂走走、看看的欲望。这本书写了哈尔滨的城市景观以及生活于其中的老百姓,烟火气十足,读着就仿佛置身其中,又穿插着城市历史。通过一本小说重新认识一座城市,它让匆匆而来匆匆而去的过客,拨开哈尔滨与其他大中城市千篇一律的“现代化”面纱,寻找它特有的历史与文化。
在写文“倦怠”而无感时,翻书架又找到一本《迟子建散文集》,忘记什么时候买的了,应该没有细读。而今天,因为自己开始将想法落实笔端了,再读她的散文,心绪是完全不同的,几乎是研读了,读她文字的斟酌、篇章的布局、主题的建构……整本书分为六揖,每一揖按大致相似内容、主题编排。很多文章都写到她成长的故乡——北极村,写北极村的山水、花草、各种动物,四季变化……字里行间透出的是她对片土地的热爱。是的,想要写出吸引人又使人产生共鸣的文章,一定自己饱含真实、充沛的情感。
应该最近会继续读迟子建,准备把《额尔古纳河右岸》再读一遍,到时候给大家写小说介绍、读后感。
切实感受到了读书与写作的关系是如此紧密,没有大量输入,也做不到良性、连贯的输出。从前虽然自诩读了很多书,但很多走马观花,消磨时光,没有很深入的思考与收获。今后,还是要多读书,读好书,好好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