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本周在看的一本书《非暴力沟通亲子篇》,很值得看。书中提到的很多我们平时教育孩子过程中习惯的方法,原来都是不对的,不利于跟孩子建立好的亲子关系。它里面教我们用7把钥匙来创建家长和孩子之间的尊重与合作。
七把钥匙分别是:1.做目标明确的家长。2.看到行为背后的需要。3.建立安全感,信任感和归属感,4.激励给予。5.是用尊重的语言。6.在成长中学习。7.让你的家成为无错区。我本周学习的是它的第五把钥匙,用尊重的语言。
91-100页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对“豺狗语言”与“长颈鹿语言”是如何理解的?结合自己之前的沟通语言,你属哪一种?
长颈鹿语言,是尊重的语言,是爱的语言。豺狗语言,是那种带有评判,指责,批评,挑错和命令的语言。它们是两种不同的思维。我平时的沟通语言,有时用的是豺狗语言。
2、认真阅读第94页的流程图,与你之前的认识有无异同?
我之前跟孩子的沟通,并没有意识到这种沟通流,我很少停下来倾听孩子,也没有学会倾听自己,表达自己。很多时候我的方式违背了想跟孩子建立联结的意愿,我只是想让孩子服从我。
3、结合99,100页的需要和感受表格。回想一下,平时的沟通哪些属于单纯的观察,哪些属于评判?
单纯的观察:你的水还没喝完哦,你鞋子穿反了……
评判:你怎么就是不听话呢!
你太不可爱了!
阅读101-111页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对感受和需要是否有了另外的认识,与之前的认识有无异同?
原来感受和需要是紧密联系的,感受是需要的信使,它可以帮我们指向我们的需要。
2、“你让我很开心”,“你惹我生气了”这些话你是不是经常对孩子说,请分析一下为什么书中说,长颈鹿语言不会用这样的说法?
是的,我有时就是这样对孩子说的。这样说是没有对自己的需要负全责的表现,长颈鹿语言是用尊重的语言,它对谁该为感受负责任表达的很清楚,感受从来都不是由他人引起的,所以在长颈鹿语言中不会用这样的说法。
3、你是如何理解想法和感受的,结合自己的经历分析下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
想法和感受是不一样的,感受是会帮助指向我们的需要,它传递的信息都是有帮助的。而想法,其实都是来自我们的信念,我们确信别人正在对我们做什么,或者别人应该做什么。如果把想法当成感受,是会招致愤怒的。之前孩子爸爸命令我在几点前必须带孩子去打预防针,而我有重要的事情没有做完。我的感受是不被理解,恐惧和恼怒的,我的想法是他是在威胁我,我很愤怒和委屈。现在想起来,我的想法来自我的信念,是我认为他在威胁我,他是太生气了说重了,他就是怕我又忘了,他是为了孩子。
4、如何做到全身心的倾听,第109页中关于“非倾听式的回应举例”中列出的方式,你是否感觉似曾相识,结合自己的经历,思考一下,如何才能做到全身心的倾听孩子。
很多例子我都中招了。忠告,怜悯,安慰,教育,解释,询问,修复,总结,讲故事,同情……这些我都用过,我还以为这是倾听他人回应他们的好的方式呢!原来这样的回应,是很难跟他人建立联结的。要全身心的倾听孩子,专注于孩子们的感受和需要,回应也要试着用猜测而不是陈述的口吻来表达我们对他的感受和需要的理解。揣测或猜测,显示出我们对他人的尊重,因为我们从来都无法确知别人的感受与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