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了武志红老师的《为何家会伤人》后,这是我读的他写的第二本书。这两本书之间是有所关联的,家庭的氛围影响我们的成长,长大后的性格浓缩着我们童年的一切人际关系。
书中提到的不完美指的是我们的一些负面情绪,诸如坏习惯、痛苦、悲伤、愤怒、恐惧等等。我们一直认为这些负面的情绪是不好的,阻碍了我们的成长,所以我们就会努力地去避免和克服它们。武志红老师在这本书中,用心理学的知识告诉我们,这些负面情绪对我们有极大的帮助和正面意义。
坏习惯
我们必须认识到,每一个人做任何事最终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一些深层需要,每一个负面的,损害性的行为背后都有一个正面动机。坏习惯暴露了我们的本性,代表着我们内心的需要,我们只有理解并接受它,它才能得到最有效的改造。很多人幻想能击败恶习,所谓的击败只不过是压抑。但日后它还会发起攻击,这就好比弹簧,你越压抑,它就越厉害,它反击的力量就越大。
听听你内心的声音,了解一下,你真正想做的是什么?那才是你的动力源泉。当你真正想做一件事的时候,动力就会从你的内心自动产生,你自然就会自律。
悲伤
美国心理学家托马斯﹒摩尔:悲伤把你的注意力从积极的生活中转移开,聚集于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
悲伤不是外物,不是异己,而是你自身,和你是一回事。在悲伤产生的那一刻,你不是别的,你就是悲伤,悲伤就是你。当你悲伤时,你最值得做的就是和悲伤融为一体。活在当下的意思就是,当下这一时刻产生的感觉,情绪和情感,就是当下的唯一。
当我们陷入真切而纯粹的悲伤时,必然会泪如涌泉,而这泪水就宛如心灵的洪水,会冲垮我们在自己心中建立的各种各样的墙,最终让我们的内心成为一个和谐的整体。
愤怒
第一时间产生的情绪,都是基于真相的最直接反应。愤怒也是如此,假如你能全然地接受第一时间产生的愤怒,那么你永远不会被欺骗,不管多么聪明的入侵者都不会得逞。然而,因为愤怒时最容易伤害别人的,所以我们很容易就拒绝愤怒。但愤怒是天然产生的,不会因为我们不想愤怒就可以不愤怒,以致于很多时候我们意识上不愤怒,但潜意识却会表现更大的愤怒,导致更严重的后果。
所以,我们要理解我们的愤怒,最终才能触及到我们的核心。它有某种深奥的内涵,帮助我们让生活变得有意义。
内疚
最好的关系是彼此慷慨地付出和坦然地接受,通过这种交换,双方的接受和付出达成了一种平衡,且彼此都感到自己在这个关系中富有价值。一个关系,就是在相互付出和接受的循环中不断发展的。
内疚是大自然的馈赠,它是一个信号,它的出现,告诉我们,某个关系的付出和接受已经失去了平衡,需要调整了。假若我们懂得接纳自己的内疚,并帮助对方接纳他的内疚,那么你们之间的关系就会自然地流动,自然地走向和谐了。
恐惧
恐惧比起其它的负面情绪更令人讨厌,因为它把我们打入了一种无能为力的状态。但,恐惧又具备着重要的价值。只有恐惧,才能强有力地打破我们的自恋状态,告诉我们:你,真的很渺小;你必须放弃一些虚假的自大,而去寻找真正重要的东西。
恐慌的背后,常藏着我们生命中重要的答案:恐慌程度越高,答案就越重要。面对恐惧,我们不应该选择逃避或者抵制,而应该选择面对它,去直视它,然后去找出真正让你恐惧的事实真相。
理解、接受、改变
面对我们自身自然而然产生的情绪,不管好的坏的我们都应该去理解它们。真而纯的情绪,是源自当下的情绪,它在提示我们,你现在欠缺什么,你现在应该弥补什么。我们要试着去理解它们,要学会聆听自己内心的声音。
不管这情绪是什么,我们都必须尊重它们。想要结束那些不幸的事情对我们的影响,从而令自己的心灵获得自由,我们只有一件事情可以做:接受!所谓接受,就是直面我们人生中所有真相。接受当下,接受悲伤,接受愤怒,接受内疚,接受恐惧,接受我们自身。
在理解和接受了自己后,我们就不会再去抱怨别人,希望别人为自己改变。而是反省自己,只有这样子,我们才能更好地改变自己。
by 2期1组-凌西西,第八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