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日子,高中同学都在空间里吐槽大学有多么多么的辛苦,有多么多么的可怕。并且表示对高中的想念。对此,钱钟书先生说得好: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城外的想冲进去,对婚姻也罢,职业也罢,人生的愿望大都如此。我们高三时便是这样,总是想从那如火如荼的题海中解脱出来,憧憬着大学里自由如游鱼般的生活;到现在,在大学里,看似自由的生活又让我们迷惘了,反倒开始想念高三那“三点一线”的充实生活。而我要说,高中是一个牢笼,大学又何尝不是呢?没有谁比谁更自由,没有谁比谁更充实。他们都是一个环境,一个磨砺自我的环境。
高中,总能听到这样一句话:现在不好好学习,将来考不上大学,你就完了!于是,多少莘莘学子在高考这条路上头悬梁、锥刺股,削尖了脑袋都想挤进大学的门槛。早晨,刚破晓时,便起来背古诗词,背单词;上课期间强打精神听老师讲课;下课后追着老师问问题;晚上还不知道开夜车到几点!有时还会给自己灌输一些激进到病态的“名言”。所以,那时很多人都盼望着高考的到来。希望“早日脱离苦海”。
到后来,六张薄薄的答题卷便随了他们的心,吹散了我们,也让我们开始了新的生活。
刚入大学的我们,犹如脱缰的野马。做着各式各样的事情,希望弥补自己在初高中时不能做,更确切地说,是会被禁止做的事。所以天天开party、不停玩手机、每晚开黑打游戏变成了家常便饭,但是,到后来,便渐渐觉得力不从心了,因为我们发现,还有好多事情等着我们去做,等着我们去完成,例如:学分的获取、挂科的危机、简历的丰富程度等等,简而言之,就是面对就业的压力。记得高中一位考上北大的学长说过,大学里,我的生活就是:上课、串楼、涮业。所以,修炼的征程还是要继续的。
而那些与我们分道扬镳的同学,他们提前进入了社会,提前接受这个世界残酷的考验,提前有了柴米油盐酱醋茶的担忧。或许,你们会说,没有呀,他们活得可潇洒了。是的,我承认,但是他们当中的某些人不可能一辈子都啃老,他们最终还是要面对社会的选择,生活的压力,车贷,房贷,甚至是奶粉钱!于是,他们也需要去学习一门技术,一门可以养活自己,将来可以养家糊口的技术。开始学会抽烟喝酒,开始学会看别人脸色,开始学会阿谀奉承。只希望自己能够过得好,将来的小日子能够过得惬意。
成长于不同的环境,便有了不一样的历练过程。或许有的人会得过且过,但是,谁又不希望自己成为人上人呢?青春,就是这样,在不同的牢笼环境下,千锤百炼,锻造一个理想中完美的自己。韩愈说: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所以,同学们,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