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一直觉得,不能因为热销而去追逐一本书,因为往往盛名之下其实难符。因而选择一本书,往往是因为它有某种特殊的气质或吸引力:或温情、或深刻、或引导、或陪伴。而一本有意义的书,往往会引发人的一些思考,哪怕是很小的一点,也就够了。
《岛上书店》其实是一个温情而治愈的小故事,所以可以做个简短的介绍:作为爱丽丝岛上唯一一家书店的老板A.J,在别人看来有着糟糕透顶的人生:妻子离世,书店生意惨淡,甚至唯一一件价值不菲的宝贝《帖木儿》也被盗了。看似无可救药的人生却迎来了从天而降的女儿玛雅,邂逅了阿米莉亚的真实,温暖与爱的重生。
所以,“没有谁是一座孤岛,每本书都是一个世界”成了这本书的概览,也成了传唱的基本点。
只是,对于这个故事,我想我们看到的不一样。
第一点,没有谁是一座孤岛,但孤独却是人生的常态—“彼”与“此”的区分,就是你与我的距离
多年前,并不太关心日常琐事的爸爸,给即将上大学的我带了一本于右任的草书,一方面觉得我写字太稚气,另一方面,他说了一句“以后你会知道,大学里孤独是一件平常事。觉得烦闷的时候,可以练练字”。不以为意和稍许的担心使得我在大学之后,会常常会审视自己和周围人的状态,不可否认,我害怕,这种叫孤独的感觉。
而不久前,在与导师的一次谈话里,他聊起自己在学术道路上的一些思考。因为是外语出身,通过语言(英语、法语、西班牙语),他看到的世界和思想已经异于常人,所以在做研究的时候,会有一种无人可切磋、可争论的状态,即便与学术大师交谈,也因方向领域的不同而浅尝辄止。那个黄昏落日余晖洒在窗户上,那种不是困局、却是无人言说的、作为常人眼里高阶知识分子的独孤感。
于是,愈发觉得,生而为人,每个人的人生都是孤立的。我们真的是孤立的“彼此”,因为每个人都站在自己的星球上去观想他人的人生,因为我们只能亲历自己的生活,这里才是“自我”的源泉,于他人而言,我们只是“他者”。没有人可以替我们度过这样的一生,正如我们也无法替人度过。事实上,这一层皮肤其薄如纸,我们没有办法脱出我们自己的人生,去感悟别人的感情,无论是喜悦悲伤,我们只能尽力去想象它们。我们生活在一起,但是实际上是截然不同的平行线。这样想想,绝望的同时,也明白这种人生的孤立,正是人之为人的基本条件。
但也正因为人生是孤立的,所以我们不必活在别人的世界里,不需与他人进行比较。所以,在书里书店的老板A.J似乎一直活在自己的世界内,并自得其乐,并不因为比常人贫困或是他人眼里势力的鳏夫而头疼。因为从社会俯瞰下来,人的一生就是一个马拉松,但是就每个人看来,每个人都是在独立的赛道上,跑着自己的步而已,并不会有人因为你超过了其他人就给你发奖品。
当想明白这一点,你就会释然:世界上唯一存在的,就是你和你的目标。当想明白这一点,你就能够变得更为平静。就像之前读到的一位师兄的文章里所说,“其他人拥有对你造成的‘相对剥夺感’实际上是一种有毒的兴奋剂,如果你只是因为受到他人的激励而奋发向前,那有朝一日也会因为超过他人而沾沾自喜感到自满,抑或是因为永远追不上他人而悲观失望”。这种状态和心理的大起大落往往正容易让你为数不多的气力虚耗,而这些气力本该用在你追逐你自己的目标上的。
第二点,有共同的话语,才是你我爱情的样子—因为终将孤独,所以有话聊成了陪伴的必需品
有共同的话语,我才能懂你所言;有共同的话题,你才会说出我最喜欢的情话。
所以阿米莉亚想要心意相通的爱情,在已经没有童话的年龄里,还坚守着自己想要的爱情。她说“好人难寻”,她要找的是一个真正理解她,能够与她产生精神共鸣的知心人。
正如A.J所表白的“当我读一本书时,我想让你也同时读,我想知道阿米莉亚对这本书有什么看法,我想让你成为我的。我可以向你保证有书、有交流,还有我的全心全意”。
总觉得一辈子太过漫长,精神上的共同成长,才足以让两个人携手前行。每个人的一生应该都有过这样一次恋爱:你有你的世界,我有我的生活,可是我们在一起,还有一个共通的话语空间,所以彼此眼中的那个人,常看常新,在共同成长的路上,总有新的思想让对方目不转睛。
第三点,每个人的生命中,都有最艰难的一年,将人生变得美好而辽阔。
在妻子去世的几年间,A.J一直活在抑郁中。于他而言,好像一半的自己已经不在了。
而自己好像在短短的20余年并不丰富的经历中,每个阶段都有那么一年,无论是家庭纷争、还是考试失利、亦或是恋人分手,挫败感都会扑面而来,而他人的安慰和帮助也似乎捉襟见肘。这时的自己,好比陷入一个泥潭,围观的人就在岸边,不乏想要拼命拉自己上岸的人,可是个人的精神困境,他人无计可施,只能自己突围。我常常想,这应该就是人生每个阶段的“节点”吧!
而这些节点,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往往是一个质的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