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这个地方叫豹古塘。
听老一辈的人讲述这个名字的由来是因为,有一年冬天异常寒冷,连着下了好几天的大雪,等雪停了后,村民出来活动发现了雪地上豹子的脚印。正好这里还有一口很大的古池塘,据说有很多很多年了, 正好就称为豹古塘了。
这口古塘为我们的童年生活增添了大大的乐趣,特别是每到干塘放水的时候,尽管每次都是在冬天 ,依然是我们小孩最开心的时候了,因为快要过年了,村里把塘里的鱼按人数分鱼当年货,剩下的就留给塘主人就是辛苦了一年养鱼看塘的功劳。
我们穿着雨靴,在塘边的石头缝里摸田螺,捡蚌壳,抓小鱼,乐此不疲,走走停停,停停走走,来来回回,摸了一次又一次,生怕漏了。大冬天的,我们这里还是很冷的,手脚都冻木了也不关心 ,只想着多抓些回家改善伙食。看下塘里的人数就知道我们有多看重这次盛事了,家家户户都派出了代表,甚至有的是全家出动。一个下午的时间我们的桶里装满了美食。我们三姊妹开心的提着桶回家了。然后把它们弄干净,放点葱姜蒜,爆炒一下,就是美食大餐了,吃不完的就晾起来风干过年的时候再吃。
记忆中的豹古塘是个喜欢打麻将的地方。有一家专门打麻将的人家,男主人是退伍兵,退伍后没有事情做就天天在家打麻将,他的老婆是小学老师,天气好的时候,就在屋外空旷的地面上打,人气旺的时候,有四五桌。天气不好的时候就搬到屋子里。每次开桌,这里的七户人家都有爱好打牌的代表来上桌,不打牌的人也会在没事的时候坐在边上买马,像我这种小朋友只能干看了,可是我有点笨,看了好久一直都没有学通。阿强就很厉害了,他可以替他爸爸打上几回了。
看着看着我就有点想上手练练,有年夏天放暑假了,我约阿强还有其他二个小伙伴就到我家来,阿强带了麻将,我们家出桌子和凳子,就拉起阵仗开牌了,因为我们是小孩子没有多少零花钱,就按小炮一毛钱一回,大炮就是按三倍。几轮下来,我输的最多,我仅有的几毛钱都输光了。 然而我们还意犹未尽,他们就说先欠着记账。打到天暗下来的时候,我妈妈下班回来了,看见我在打牌就很气,凶凶的说我。我的小伙伴们如临大敌赶紧把牌收好速速逃离现场,也不问我要钱了,留下我边收拾桌椅边挨骂。我的妈妈是从不打牌的,连看都不看。等我年纪大的时候,我问妈妈,你怎么不打牌,也不看牌,妈妈说她有点笨,学不会,大概我是遗传了我妈这点吧,到现在都不会打。
然而我的爷爷却很喜欢打麻将,每天早上吃过早饭就去牌桌上吞云吐雾,我的爷爷可能年纪大了,出牌有点慢,这里的人都不怎么喜欢跟他打,除了缺牌友的时候 ,我的爷爷是有退休金的,他喜欢打牌,喜欢抽烟,还喜欢喝酒。因为他有退休金,他的退休生活过得很恰意,他五十多岁就退了,农活也很少干,平时生活有我奶奶照顾,每每买肉回来,我的奶奶就把肉剁的碎碎的,砧板被刀剁的发出咚咚咚的声音。在那个80年代,猪肉虽然只要几块钱一斤,但是对我们家来说,是很难吃上一顿的,尽管这样,我也不爱去爷爷奶奶家蹭饭吃。因为我有自知之明,他们不喜欢我。当然,我也不喜欢他们。
就这样,我们慢慢长大了,离开了豹古塘,豹古塘里的豹只在故事中听过,而古塘随着气候越来越干旱慢慢干枯了 ,边上的田也由种稻谷变成了种菜了。一层土砖的瓦房也变成了二三层的小洋房了。麻将桌也不是吃饭的普通的木桌了 ,现在升级了自动麻将机。
记忆中的豹古塘已不再是当年的豹古塘了,唯一不变的是,每天都有麻将声在桌子上噼里啪啦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