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年的冬天,我正在家里看书,一个朋友找上门,带着笑问我,要去看点有意思的东西。
这个朋友姓甚名谁至今我还是不清楚,只是认识的人都叫他阿九。
阿九这人很神秘,行无影去无踪的,只不过每次出现一定会发生有意思的事情。
走呀!我放下手里的书起身拿外套。
都不问问去哪儿?
那你给说说?
嘿~~,那我就给你说说。阿九拿起我书桌上的书,转头问到:你这看的啥书?
一本写殷墟卜辞的,三千年前的东西。你听过龙骨甲骨文的故事吧。
阿九扭扭头,示意我说下去。
清朝时候有位叫王懿荣的国子监祭酒,生了病让他的学生去抓药,抓回来的药里有一味药叫龙骨,这位王懿荣金石学造诣很高,他发现龙骨上有一些规整的花纹,便推断上面的花纹很有可能是古人刻上去的,就有意识的收集起了中药龙骨,随着研究的深入,更多的龙骨被发现,三千年前殷商时代发生的事情也日渐为人所知。
然后呢,龙骨的内容呢?阿九带着一丝意味深长的笑问到。
殷商时期的人迷信占卜的力量,所以在做重要的事前会通过烧动物的骨骼,根据骨骼开裂的纹路进行解读,指导自己做事,所以就留下了那些有花纹的骨头,当然后来给人拿来做中药这谁也想不到。
但是占卜的指导作用其实也没有那么强,周武王伐纣出发前也进行了占卜,结果是不吉,但是还是出发了,当然也就那么一说,事实怎样,应该持存疑态度。
阿九说,初审合格喽,那咋们就出发呗。
出门以后,阿九开车,带着我在城市里左窜右转,在我快吐的时候,车停在了一个小区。随着电梯爬升,阿九又问到:这占卜的方法,你知道多少?
你说《易》么?《周礼》中有这样一段“太卜掌三易之法,一曰《连山》,一曰《归藏》,一曰《周易》”所以一般认为,《易》是占卜书籍的统称,所以周易就是周朝的占卜书,至于连山和归藏,应该就是传说中的夏朝和商朝的占卜书。当然现在《连山》和《归藏》已经失传,无从考究了。
电梯叮的一声。阿九说到了地方,便到了一户门前,门没有上锁,我们直接就开门进去了。
一进门就闻到一股旧书特有的霉味,玄关倒是没有看到书,进去一看,就是一个典型的商品房,不同的就是墙面几乎全给改成了书柜,各种各样的书充满整个房子,家主是一个很平常的老头。
见到我和阿九进来,老人直接说到:家里的书,随便翻阅,严禁外带,严禁拍照,看多少是多少。
观察到柜子上很多线装的古籍,我问老人,需要带手套和口罩么。
老人回答不用,书就是给人看的,记在人脑子里比较有用。
说到这儿,突然我对老人来了兴趣,我问到:老人家,您是怎么看待书的。
老人问:你不看书问这做啥?
看不懂呀!我苦笑到,这都是古籍,文字、语法、排版全要专业知识,对我来说,这是天书,想看,看不懂。
老人笑了,说到:这是入宝山空手而回。
那我就给你说说书的故事。书不能说是一个严谨的概念,苏美尔人把故事写在泥板上,印度人写在树叶上,很少有人把这些称作书,但是性质上是一样的,都是信息的载体。
书籍存在的时间那么长,总会有个三灾两劫,很多书就自然的遗失了,但是因为有许多人会做笔记或编撰文选类型的书籍,这样遗失的书籍就可以通过拼凑这些笔记里的断句残章得到还原,当然,一般来说还原不到最初的样子。
你有没有想过,其实有办法知道任何一本书的内容?
我摇头表示不懂,老人继续说到,这就要说占卜了,占卜的本质是通过占卜手法显示占卜者需要的信息,如果占卜的方法得当,通过占卜还原出一本书也就不奇怪了。
这样说来占卜也能得到还未问世的书?我不禁疑惑的问到。
老人笑着说,少年郎确实不懂占卜,占卜讲究一个缘起,用八卦来说需要一个起卦,如果能找到那本书的缘起,自然能看到书的内容,没有缘起,强行占卜也只能得到天道晦暝的结果。
虽然心有疑惑,但看老人如此笃定,我也就不好说什么了。
那天阿九送我回到家里,我问阿九,这老人什么来历?
阿九说:甭管啥来历,人选徒弟呢,你不够格,就这样了。
到现在我还是不明白,老人房里那些失传的古籍到底哪里来的。
占卜?太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