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床下午血氧饱和度就开始下降,一度低到了53%,76岁的老人侧卧在床上,面罩吸着氧,肚子一起一伏,看得我也觉得喘不动气。
作为医生,见到过太多肺部感染去世的患者,也知道这种情况完全改善的可能微乎其微,就算气管插管,也只是搏一搏改善一下当下的憋气,至于后事,并没有太多的希望。
患者家属表示放弃了,不插管,不进icu,不进行一切抢救,就这么慢慢死掉就可以了。我们接受这个选择。签署了一系列拒绝告知书,做好了今晚面对一个生命的逝去。
下午五点,家属突然冲进办公室,“医生我们插管医生我们插管”,交班的上级医生再三确认,“插了管就要进icu了,你们想好了?”“知道,老人要求插管,我们搏一把吧”
这一刻我清楚的感受到办公室的氛围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那种无可奈何和无能为力突然变成了生命的不屈,孙老师打电话请插管请会诊安排护理一气呵成,来气管插管的老师是一位女医生,她干净利落,井井有条,指导护士备药,连接呼吸机,甚至只用了几分钟就完成了整个气管插管。一个大写的佩服写在我的心中。
在医生这里,救和不救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我们隐约期望看到家属积极的选择,但我们必须尊重患者和家属对生命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