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时候,命运总是喜欢和你开玩笑,但我们要学会在石头缝里开出花来。
这是老胡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他也用他的实际行动向我们证明了这句话。
老胡和我出生在同一个村。尽管两家离得很近,但小时候我们却几乎没有什么交际,只是偶尔见面的时候会客套的寒暄几句。在同龄人的印像中,好像老胡一直都是独来独往的,一个人上学,一个人放学,在成群结队的学校里老胡显得格格不入。但只有我知道,这独来独往的背后老胡承受了这个年龄不该承受的痛苦和压力。
老胡的母亲,在老胡记事起就一直卧病在床。老胡的父亲带他母亲经常穿梭于各大医院,但病情仍不见好转,还欠下了许多外债。无奈之下,家里人都放弃了治疗,老胡母亲也只能每天靠吃中药来维持病情。为了偿还债款,老胡父亲不得不把照顾妻子和女儿的重任交给了当时仅有十岁的老胡。
老胡像是个大人似的,每天在家里忙里忙外。要按时为母亲煎药,按时为四岁的妹妹梳头、洗脸。邻里街坊看着老胡懂事的样子让人心疼,也常会给老胡家送一些自家种的蔬菜,自家喂的鸡下的蛋。老胡常常拒绝,但拗不过街坊,也只能收下。但每逢蔬菜成熟的时候,只要邻居们一打开大门,都会发现自己家的门前有一颗不带一丁点儿泥的大白菜。邻居们都知道这是老胡送的。
初中的时候,老胡的母亲病逝了。平日里坚强如铁的老胡,在母亲的追悼会上哭得像个泪人儿。没有人去劝老胡,因为大家都知道老胡这滴眼泪在他眼睛里藏得太久了。老胡母亲去世后,父亲依旧去了远处打工,只留下了老胡和在上三年级的妹妹。老胡,由于每天要忙碌于家庭和学校之间,学习成绩自然不是很好,常常在班级里倒数。但对于这些老胡也没有过分的放在心上,他只想赶快初中毕业然后跟随父亲一起去打工,然后自食其力。
十五岁的时候,老胡初中毕业了。九岁的妹妹还在四年级,成绩在班上名列前茅,这让老胡很高兴。尽管自己没有考上高中,但看见妹妹如此优异的成绩,老胡心里还是充满的骄傲和喜悦。老胡常在想,自己一定要好好努力挣钱,让自己的妹妹能够考上高中,甚至考上大学。基于这样的想法,更加坚定了老胡想要外出赚钱的决心。但自己去了妹妹怎么办?这成为了老胡的一块心病。带着妹妹一起去,外面消费太高,父亲根本承受不起。最后,老胡只好放弃了外出打工的想法,他想只要想赚钱哪里都可以赚到,不一定要去大城市。就这样,老胡和妹妹还是留在了老家。
对于一个刚毕业的初中生来说,老胡把赚钱想得过于简单。整天游走于大街小巷,看了街头到处贴满的招聘启事,硬着头皮去了不少的店铺应聘。可当得知老胡今年才十五岁时,都将他拒之于门外。
最后,老胡只能沮丧着回到了家。一到家的老胡,眼中的泪水喷涌而出,这是老胡母亲去世后,老胡第二次这么撕心裂肺的哭泣。他痛恨自己为什么今年才十五岁,痛恨自己为什么做什么都做不好。巨大的哀嚎声引得街坊纷纷来看望老胡,大家急忙问老胡出了什么事。老胡迅速用手擦了擦眼角,急忙没事没事。如果有什么事,要和我们说啊小胡,大家都可以帮你的。一个长得胖胖的街坊说道。没事,没事,李阿姨。只是好久没哭了,想好好哭一场。边说话时,老胡的脸上边露出微笑。小胡啊,你说你这孩子,怎么还好久没哭就要好好哭一场啦!日子嘛,还是得笑着过。年迈的老人搀扶着拐棍说着。周围的邻里也齐声说着,是啊,是啊,日子嘛还是得向孙大妈说的得笑着过啊。嗯,谢谢大家的关心,我没事了。小胡啊,你真没事啦?嗯,没事的了张大爷。好,那有什么事你要和我们大家说啊,我们都会帮助你的。好。
望着离开的街坊,老胡知道他再也不能这么嚎啕大哭了。因为,日子嘛得笑着过。
后来在街坊的帮助下,老胡还是找到了一份工作—修车。
修理店的老板是李阿姨家的大儿子,由于最近修汽车的客户越来越多,店里人手忙不过来。好心的李阿姨就把老胡介绍了过去。老胡本着踏实肯干的精神,很快就能对一些简单的修理得心应手。还时常帮助老板家里做一些私活,因此很受到老板的喜爱。
在修理厂干了两年后,尽管才十七岁的老胡却成了大家眼中的修车能手,连一些修理厂的老师傅也暗自为老胡竖起了大拇指。这一年,老胡的妹妹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县里的重点中学。因为中学离家较远,学校就要求所有同学都要选择住校。老胡觉得妹妹乖巧懂事,自然能够在学校照顾好自己,因此老胡也就更多的把重心放在了修理厂上,到日子时就给妹妹打一些钱。
老胡在修理厂的第三年,我考上了省里的大学。与老胡本来为数不多的联系,也渐渐断了。只是每当暑假回家时总能够听到奶奶跟我讲一些关于老胡的故事。老胡在我上大一的时候,从修理厂辞职了。很多人都特别不理解,在修理厂干得好好的老胡,怎么就突然辞职了,是工作太累,还是嫌工资不够高。可是他的工资一个月有八千多啊!种种的疑问围绕着街坊四邻。只有老胡自己心里清楚,他辞职不是因为工作累,也不是嫌工资低,只是老胡也想为自己打一次工。他想自己开一个修理厂。
我读大二的时候,老胡的修理厂开张了。常年在外奔波的老胡父亲也回到了家里来帮助老胡。有了父亲的支持,老胡也对修理厂的未来充满了信心。修理厂开在了我们村的村口,这是比村里几个小卖部总面积还大得多的修理厂,也成了几个乡镇里唯一一个开在村里的修理厂。村里人看着老胡的修理厂都佩服老胡厉害,恨不得自己家的儿子也能向老胡一样有出息。
大三的时候,我二十一岁。和我同龄的老胡,成了村里老人们茶余饭后的讨论的话题。小胡,真是厉害啊,年纪轻起就干起来这么大的修理厂。听说啊,小胡今年又准备在镇里开一家分厂呢!真的假的,小胡这么厉害。当然是真的呢,昨天啊我女儿回来跟我说,她看见小胡和他爸爸去租汽修厂的门面呢!老人们有一搭没一搭的说着,都在羡慕着老胡。却都好像遗忘了老胡曾经所受的苦。
二零二零年,我在村里的小学已经工作了有三个年头了。老胡也成为了两家修理厂的老板,也不用亲自动手干活了。在村里常能和老胡碰面,老胡常对我说真羡慕你们这些大学生啊,毕业后能够找一份稳定的工作,不用风餐露宿,真后悔当时没有多读一点书。我说,老胡,你羡慕我,我还羡慕你啦!明明我们是同岁,可你啦,已经是村里的大老板了。老胡傻傻的笑着,说我啊,就是一颗老天随意丢弃在石头缝里的种子,只不过拼了命,才开出了一朵花来。
老胡尽管当了老板,却没有一点儿架子。他还是大家眼中的小胡,还是会哭鼻子的小胡。但今天啊老胡可高兴了,因为老胡的妹妹考上了重点大学的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