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第三节:我们为什么会有那么多预设
摘抄:
我们的头脑中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如果……就……”式的预设呢?因为这样的句式是我们习得的。它一部分源于我们的父母的言传身教,另一部分源于自身的经验或经历。大家可以回想过去,想想有没有从父母或老师那里听到过“如果……就……”的经历?父母或老师有没有告诉你,如果你现在不专心学习,你就考不上好大学;如果你考不上好大学,你就不会有好工作;如果你没有好工作,你就赚不到很多钱;如果赚不到很多钱,你就会成为一个失败者;如果你是个失败者,你的人生就完了;如果你的人生完了,你活着有什么意义……
这种看起来似乎逻辑缜密的论证好像还有很多。我们每个人其实都生活在这种“如果……就……”中,每个人都在慢慢把这些观念转化到自己的思维体系中。
除了这些我们从外界接收的“如果……就……”,我们也会在自己的生活中慢慢形成属于自己的“如果……就……”。比如,我们在做错了某件比较重要的事情而懊悔时,可能会对整件事进行复盘,这个时候我们可能会发现,其中的很多环节我们貌似可以做得更好,这就是“后悔药”思维——如果当时不那样做,结果就不会是这个样子;如果当时听从了朋友的建议,现在情况就会完全不一样。
应对预设的具体方法:充分体验
我们能在多大程度上放下这些假设,就能在多大程度上活在当下。活在当下这个说法听起来特别像是“鸡汤”,但我要说,你对当下觉知的时刻,才是真正能掌控自己人生的时刻。因为这时,你不再假设什么东西过去发生了或没有发生,你可以非常宽泛地吸收各种各样的信息。你对当下的觉知越透彻,就越能拥有真实的掌控感。
所以,与其不断用假设麻醉自己,不如把握当下,也就是对一个现在遇到的、想到的每一个假设追问到底,即充分体验“如果……就……”链条中的任何一环。只要你能充分地体验它们,这些话的能量其实真的就会输入你的系统。如果一个人有很多的“如果……就……”,我们可以对其中一个追问到底。以“如果我当时努力学习了会怎样?”为例,充分探索其可能性。如果你当时真的努力学习了,那么你的努力学习体现在哪些方面?这个时候,大脑中就会出现一系列的变化,虽然是在设想改变过去,可真正的变化却发生在当下的头脑中。有人可能会说,你假设的这些东西都发生在过去,你又不会真的回到过去重新开始,那这些假设有什么意义?当你充分体验了这个“如果”背后的可能性时,在你体验这个“如果”的过程中,这种可能性其实就在当下,在你的脑海中被实现了。所以这个把握当下也是一种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