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学习《道德经》第一章道可道
【正文】
道,可道
非常道
名,可名
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
有,名万物之母
故
常无,欲以观其妙
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
同谓之玄
玄之又玄
众妙之门
【直译】
道,是可以用言语表达的
但是,这样就不是那个永恒的“道”
名,是可以用来命名形而上的物
但是,这样就不是那个形而下的“名”
无,命名为,天地的最初始
有,命名为,万物的母亲
所以
总是从“无”的层面,目的是为了返观“大道”的奥妙
总是从“有”的层面,目的是为了返观“万物”与大道相互作用的窍妙
这两者,“有”和“无”,来源于同一处而有不同的名字
它们都可以说是深远的,玄妙的
有,很深远;无,更深远
只有同时把握了有和无这两端
才能打开通往无的各种奥妙的大门
【我所悟】
本章作为《道德经》的开篇,我理解还是有他的特殊意义的,开明宗义“道可道非常道”,老子要说的“道”,不是一般意义的道,是形而上的道,而非形而下的道。要说的名也非平常说的形而下的名,这个名有老子“表达或表述的意思。
本章的重点是“无”和“有”,“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这里的无与有就是道,从两个方面表达道的形态。无,道混沌无形的;有,道是无处不在的。在无的一面,人们能观察到其中微妙;在有的一面,人们能观察到其中的边界端倪。可以认为老子是站在宏观和微观的角度去解释道,可称其为“大观”。
最后老子告知,无与有同是为道,两者互相作用是很玄妙的,只要认真感悟还有更玄妙的。
通过前几章“积累篇”、“大道篇”的学习,今日再学“道可道”就有了不一样的理解。虽然老子给道起名很无奈,但作为大道的进一步阐述其无与有,已经把道的精髓说清楚了。
【本章作业】
1、请用2-4个字,描述本章的主题:有无
2、已手抄一遍本章
3、通行本为道可道非常道;帛书为道可道非恒道。为什么帛书为恒而王弼本为常?
为避讳帝名。
4、本章断句有多种,如: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你认为哪个正确?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正确。
5、字的解释:①玄:黑而带有赤色,引申为:幽暗、深远、神秘。②徼:边界、窍、边际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