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了简书创作者网红作家蒋坤元老师的亲情佳作《那是我们永远的痛》,悲怆泪目,一种说不出的伤感浮上我的心头。
外祖父和外祖母为了让小姨有一个好的归宿,含悲无奈地把她送给沙州县的一个领导,导致了一个时代的心酸故事,铭刻在三代人的心中,这血浓于水的亲情,当然是难割难舍的,那撕心裂肺的痛,不是当事人是无法体味的。
作家写文章,让我想起汪曾祺,可以说两位杰出的作家,他们都不喜欢华丽地雕饰,他们的文章就是这样朴素无华和隽永蕴藉。
为什么我这样喜欢他们的文章,他们的文章从来就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他们的文章从不拽文,从不堆砌华丽的词藻,更不矫揉造作,他们就是这样脚踏实地,老老实实地写文章,从无哗众取宠之心,而有实事求是之意。
他们写的文章所折射出来的艺术魅力,让我们欲罢不能。
看吧,作家写文章就是用没有技巧的高超技巧把我降服了,你不服也不行。文章一开始就开门见山地说他的小阿姨在张家港,看到张家港三个字,他就会想起小阿姨(即小姨,比母亲年龄小)。文章没用什么技巧,就是这样开始如数家珍娓娓道来地讲述小阿姨的故事(其实是祖孙三代人对小阿姨的牵挂),扣人心弦,让人读了无不泪崩。
这样感人的文章,还有谁不说字里行间都蕴藏和满溢着深厚真挚的情意呢?不过,作家很少站出来说话,而是不疾不徐地用像阳澄湖水潺湲而流的笔调,直接向我们讲述了一个令人听了就会禁不住潸然泪下的故事。
你看你看,作家写外祖父和外祖母都是淳朴善良的农民,在小阿姨幼小时把她送人后,就严格地遵守承诺不去看望她。但外祖父临终前很想见小阿姨一面,外祖母的一句“你见小女儿有啥用,你破坏她家庭的幸福了啊!”让人读了后,心痛不已,热泪夺眶而出,简直太撕心裂肺了。
作家在这里用了什么技巧没有?没有,他就是这样用外祖母一句“破坏”,就把人读得肝肠为之寸断。这就是作家的没有技巧的高超技巧,你不服也得服。你已经被作家彻底降服了,你除了听他如数家珍娓娓道来地继续讲外祖母和母亲对小阿姨的牵挂外,你别无选择。
我们不要再忽略了,作家驾驭语言的高超技艺就在这里。如果你也能学到他这样老老实实地写文章的话,我想你也算是长足进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