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于公众号:心乐土。
01
有天回家,爱人对我说,你女儿成奸商了。
事情还得从一只仓鼠说起。
女儿的妈妈和外婆在家里立了一条规矩,不可以养任何有毛的宠物。所以,金鱼、乌龟类是勉强可以接受的,而猫狗鼠类则坚决不允许带回家。
偏偏女儿就特别喜欢带毛的品种。因为猫狗太贵,孩子就用零花钱偷偷买了一只小仓鼠,花了8元。她把仓鼠藏在阳台,终于纸没有包住火,还是被发现了。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女儿被限期半天将仓鼠处置掉。
女儿发愁了,找我来商量,送走实在舍不得,不送走又不可能。
原本照我的育儿习惯,不会太多干涉她自己的问题。但看她眼泪汪汪楚楚可怜,心里终究过不了父爱这一关。我心想,也好,就当个教育的机会。
我:女儿,你想拥有仓鼠的目的在哪里?
女儿:因为它很可爱,每天看到它就很开心。
我:那就是说,拥有不拥有其实不重要,只要每天看到它就可以了对吗?
女儿想了想,说是这样的。
我:那你有什么办法,不需要拥有它,又可以每天看到它呢?
女儿眼睛一亮:我可以雇同学帮我养,只要每天带来让我看一次就行。
我点点头,但又觉得不太满意,好为人师的心理一下子占了上风。我说,女儿,我再给你两个方法,加起来一共三个方法,你比较一下——
方法一:你出钱,雇你的同学替你养,要求他每天带给你看。
方法二:你跟同学商量,送它一只小仓鼠,但有一个条件,每天带给你看。
方法三:你跟同学说,这只仓鼠校门口卖8元,我只收你7元,但是有个条件,每天带给我看。
女儿若有所思,最后一拍脑袋,哈,我明白了。
接下来发生了事情,远超我的预期。
女儿用7元卖掉了仓鼠,同学很守信用,每天带给她玩。在这位同学悉心的照料下,仓鼠长得圆嘟嘟的,红了,成为整个班级的宠儿。据女儿说,有次音乐课,年轻的音乐老师跟他们一起玩了半节课的仓鼠,各种拍照。
于是,这只仓鼠开始有人来抢。另一位同学找到女儿,要以更高的价格来购买仓鼠的「喂养权」。听起来,似乎女儿没有卖掉所有权,卖的只是喂养权。
女儿搞了一次竞价拍卖。
最后,原本的买家以12元的价格获得仓鼠的喂养权。女儿说,另一个买家还要抬价,她给叫停了,因为觉得太高了不合适。竞拍成功的同学零花钱不够,欠了女儿3元钱,女儿说可以在下周一之前还清,如果逾期不还,每天要收1元的利息。这让我猛然想起曾经让女儿把压岁钱存在我这里,每月付她一定利息的事情来。
事情就是这样。我问自己,为什么要教她这些呢?存钱那件事的初心是想培养她的财商,让她理解金钱的一些运作规律。仓鼠这件事的初心是让她明白,做事情要看到自己的目的,方法是可以创造的,是可以灵活运用的。
但是,她学到的是什么?这对她的成长究竟是好还是坏?未来她会变成一个怎样的人?说实话我无从知晓。我突然感到一种无力,也许在子女的教育上,我们永远无法预知,一个被视为正确的方法,是否就一定能得到一个我们想要的结果。
02
想起网友说过的一件事情。
他女儿养的小乌龟死了,女儿哭的很厉害,连饭都吃不下了。于是,他们按照心理学家的建议,带着孩子,给小乌龟准备了一个精致的小盒子做为棺材,在一棵大树底下挖了一个坑,把乌龟埋在下面,做了一个小小的坟。最后,他们在坟上种上一株花,大家一起围着祈祷,小乌龟最后会化为蝴蝶飞向天空。
这是所谓的「仪式感」,理论上,可以让孩子接受生命的死亡,并在心理上完成「告别」。
令人意外的是,完成整个「仪式」之后,孩子非常开心,她对父母说,让我们再杀掉一只小乌龟吧。
如今的育儿市场火爆异常,每一种育儿方法和策略,背后都有着这样或那样的理论支持。我们不知道的是,理论并非定律。理论之所以称为理论,是因为它可以被证伪,可以被推翻,可以允许跟它对立的理论存在。
在育儿理论上尤其如此,行为主义、阿德勒、精神分析的说法各执一词,互相矛盾。按照李松蔚的说法,心理学上唯一无法辩驳的理论是:必须保障孩子的生理需求,不能虐待(注意是虐待而不是惩罚),不能抛弃。而这些内容,几乎就是常识。
其实,只要注意日常经验也能明白,同样一个方法,用在别人的孩子上很灵很好,用在自己的孩子上未必就能出现同样的效果。
03
同为父母,我想接受自己的无力。
我接受,养育是一道概率题。它不是一个标准化的机器,你输入什么条件,就能得到什么结果。它的影响因素太多太多,也许我们能做好这一条,但另一条因素又会突然冒出头来。我所做的一切,最好最好的效果,也只是增加了一点点让孩子健康成长的概率。
我接受,育儿没有标准答案。也许世上99%的人,都想过1%的生活,因此我们都望子成龙,希望他成就,获得社会绝大多数认可的成功。于是,我们按照心中的期待,塑造着自己的孩子,让他们过得千篇一律。我放手,让孩子自由成长,去体验快乐与激情,体验生命的苦与悲,让他们选择,让他们绽放最深的自我,让他们快乐,不问是劫是缘。
我接受,自己和孩子的不完美。我有我的臭毛病,孩子有孩子的小九九。我做不到一个完美的父亲,也不期待培养一个完美的小孩。我和孩子相遇在生命里,也终将分离,我们带着各自的需求与想法互相陪伴,我会尊重她的想法,亦不会放弃自己的需求。也许我会变得更好,也许不会,也许她会成长的很好,也许不会。
我把女儿叫到身边,我问她,仓鼠的事情感觉自己处理的如何?
她说,特棒!
说完她对我眨眨眼,我什么也没说,对她一笑,就是这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