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令十字街84号》书感。
(一)
如果有人以书赠友,那他无疑是最慷慨的朋友,大方到与你分享他所发现的另一个世界。看过很多书,认识了很多人,渐渐地便体会了卡夫卡所说的“让日常阅读成为砍向我们内心冰封大海的斧头”,无论冰封你的是什么,你总能在书中找到你渴望的。
我很快便发现这是一种会上瘾的乐趣。车里、房间里、床上、甚至厕所里,你想把书融化得无处不在,填满你的生活成为必须,不同质地、装帧迥异的纸本是电子书无法比拟的情怀和热爱。抵挡过时光的东西才有灵魂,旧书更是知己。好书像真爱,可能一见钟情,但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杳远理解和同情却总需要悠悠岁月。
我们所在的现实世界,相较于既有的书籍世界,懂得的事这么少,瞻望的视野这么窄,思维的续航能力这么差,人心又是这么封闭懒怠,诸多持续折磨我们的难题,包括公共领域的和私领域的,不仅有人经历过受苦过认真思考过,甚至还把经验和睿智细腻的解答好好封存在书中。
你穿过它,便掉落到一个完全异质,完全始料未及的世界里去。
用什么词来形容书籍以及享用它的过程呢?
什么词都不为过。
(二)
海莲·汉芙,这个住在纽约的独居女人活得并不孤单,她有一群远在大西洋彼岸的一书店的挚友,他们期盼了整个余生与之相逢,未得的遗憾让每一个人挂念至死,被时间和空间发酵出来的跨洋友谊却时时温暖在每一个人心中。
住在纽约的女剧作家买书,任职‘马克思与科恩书店’的经理弗兰克·德尔负责寄书寻书,原本是再乏味不过的商业往来,但很快的,书籍击败了商业。人的感情、心思乃至咫尺天涯的友谊开始自由流窜漫溢开来。
朋友,甚至可以说是告解的对象。一群可爱的人全都向一位素未蒙面的老姑娘道尽周围生活,有了分享的快乐,更有投机的幽默回应,生活好像也没有那么乏味了。海莲自己,就算蟹居在白蚁丛生的破烂公寓里,也照样俏皮的对杂货店老板扬言:“我可是你最棒的顾客”。
这个莽撞如火的白羊座女人颇有豪侠之风,不但体现在她为书店员工邮寄生活用品的慷慨上,甚至她的性格也体现在信纸上。可她又是一个麻烦的女人,嫌弃纽约给不了她想要的气质,偏对英国文学用情至深;挑剔好书难求口味独特却又不愿放弃,宁可从大洋彼岸把它们邀回家。她还是个连付账和找零都搞不清楚的女人,更不用说将英镑换算成美元了。她终身未嫁,大概所有的爱都给了书里的一切人和事,以及纯粹的热爱有书可读的日子。
我想我喜欢这个可爱的老女人。
(三)
查令十字街不仅有着丰硕的时间层次,还呈现具体的时间分割;它是一道川流不息的时间之街,让闲步其中的人柳暗花明。
市街从不是有效抵御时间风蚀的有效形式,书籍才是。
一个社会,若意图在两个星期到一个月内就决定一本书的好坏去留,要求书籍打它不擅长的单败淘汰赛,这个社会不仅自大愚蠢,而且可悲的一步步向着灾难走去。一种只剩永恒当下的可悲灾难。
海莲·汉芙说:“我打心里头认为这实在是一桩挺不划算的圣诞礼物交换。我寄给你们的东西,你们顶多一个星期就吃光抹净,根本休想指望着还想留着过年;而你们送给我的礼物,却能和我朝夕相处、至死方休;我甚至还能将它遗爱人间而含笑以终。”而在1969年4月11日的最终决算中,她仍得到我亏欠她良多的结论。
“你们若恰好路经查令十字街84号,请代我献上一吻,我亏欠她良多……”。
(四)
打算重拾与老友、至亲手写、投递信函的老把戏,全然是因为我再次相信:致力于消弭空间、时间的距离纯属不智亦无益。就在那些自以为省下来的时空缝隙里,美好的事物大量流失。我指的不仅仅是亲笔书写时遗下的手泽无法取代;更重要的是:一旦交流变得太有效率,不再需要翘首引颈、两两相望,某些情谊也将因而迅速贬值而不被察觉。我喜欢因不能因立即传达而必须沉静耐心,句句寻思、字字落笔的过程;亦珍惜读着对方的前一封信、想着几日后对方读信时的景状和情绪。这来往之间因延迟所造成的时间差,大抵只有天然酵母的发菌时间之微妙差可比拟。
我想,我亏欠图书馆良多。
愿做一个浪漫的失败书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