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原尻淳一从小时候不读书不善于读书到现在每年能轻松读三百本书,并且著书演讲,阅读肯定是有办法,作者为了写好这本书,通读了市面上出版的百余本读书术书籍,把其中经过作者实证的内容和能产生共鸣的内容在书中体现,可谓是采百家之长。通读这本书,给我感触很深的有四点:读书的权利、读书的兴趣、如何速读、读书后的输出。
读书权利作者指出:一本书读者有不读的权利、有跳读的权利、有不读完的权利、重读的权利、有随意选读的权利、有朗读的权利、有默读的权利。这点现在很有共鸣,读书不应该成为一个差事,一个不得不完成的任务,也不必从头读到尾,读书应该让人感到期待,就如约会一般,感到高兴喜悦。并且看书是很个人的事情,书籍和看书数量不必和别人一样。
读书的兴趣,作者谈到读书和教育的问题,认为教育是基于教科书,记忆平面纸媒(2D)上所写内容,考试是为了确认学生是否理解教科书的内容,对于不感兴趣的学科,学生理解起来自然非常困难。而现实是学生的兴趣并非源自2D,而是来自真实的现场即3D,那么如何把2D学习和3D学习结合起来,就是培养读书的兴趣,有兴趣就能维持求知的兴奋度。可以从了解作者开始,可以通过网络和作者直接对话,可以先倾听作者的声音,可以去作者曾经居住的地方,总之要有一种内驱动力让你想去看这本书,想去了解书中故事和内容。小时候养成看书的习惯,是由于没有人陪着一起玩,就找个事干,那时候没有什么书,村里有人喜欢武侠,就借着看,能借到的基本是废寝忘食的看,第一是很有吸引力,第二是要尽快还给别人,在那时候知道,外面的世界好精彩,书里东西有意思。慢慢养成没事看看书。做到对看书感兴趣,甚至是沉迷,是高效读书最好的开始。
喜欢上看书,那么如何提高看书的速度?是很多人的困惑,当今信息如此泛滥,能从中迅速读取有限信息的技术不仅对商务人士有用,更是所有人自己掌握的技能。速读的关键是快速进行“关键词的发掘”和“假说验证性读书”,首先拿到一本书仔细阅读目录,通过目录对关键词做到心中大致有数,然后构思假设,想象关键词包含的意义,接着快速阅读关键词附近的内容,对假设进行验证,分析自己的假设和作者的想法有何不同。若有好的创意浮现就立即记录下来,直接写在书上。然后在实际的工作和业务中去运用和验证作者的观点和经验教训,有取舍的选出真正有用的教训,转化为自己的规则。
读书多利用零碎时间,减少手机的干扰,早晨的时光用在与产出有关的读书上,进行思考和创造性的读书。在这一过程,如果觉得一本书无趣,最好果断停止阅读,不必要强迫自己忍耐。可以先放一放,随着时间和经验增加,以后再去阅读!
提倡多读,但不应放弃思考的能力,尽信书不如无书,活用多读带来的丰富信息,同时做到自己的思考。提炼出作者的精华,应用于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