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句俗话:“正月十五闹元宵”。
这里,一个“闹”字,构成了元宵节最醒目、最独特、最重要的符号表征。
从语言学来看,“闹”,首先意味着一种主动性,是人们有意识地做出的某种行为,并希望借此达到某种目的或者某种程度上的自我满足。
从文化学来看,“闹”是一种社会公众行为,一个人的行为举止不足以形成“闹”的局面。
那么,要达到“闹元宵”,社会中的个人或某个群体参与,也是远远不够的。
那元宵应该怎么来“闹”呢?
想象中,闹元宵,应该是具有特定文化背景下的人群,在特定时间整体性地出动,去到一个相对集中的公共场域内,以一种与日常行为不一样的行为,来集体释放、宣泄内心的情感和欲望。
这样的“闹”,是不是跟我们今天的“狂欢”有点相似了?
虽然,“狂欢”一词源于西方,有纵情欢乐的意思。不过,从形式上看,都是一种群体性的活动,用来形容元宵的盛况也是比较合适的。
本来嘛,古人闹元宵,就是在日落之后的夜晚,这一天晚上,人们都不像往常那样呆在家休息了,大家都来到街上赏花灯、猜灯谜。
描写元夕夜的古诗有很多,如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再如卢照邻的《十五夜观灯》:
锦里开芳宴,兰红艳早年。
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元好问的《京都元夕》:
袨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
长衫我亦何为者,也在游人笑语中。
唐寅的《元宵》:
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
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
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赛社神。
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还有很多很多……
看看吧,这“闹元宵”,闹得何等痛快。显然是人们对平日重复单调的日子的一直反叛啊!
看来,古人的生活虽然很传统,也会对日常生活翻腻,元宵节的狂欢,便是对这种单调无味的日子的突破。
元宵节了,大人孩子,姑娘小伙,皇帝百姓,都反其道而行之,在黑夜里尽情地闹一闹,放松自己,追求一次暂时与平常不同的生。
如此说来,我们是不是可以认为,元宵节,是一个极具叛逆色彩的节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