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11月中旬开始看这本书。12月初看完。
这本书是比尔盖茨推荐了的。比较完整的介绍了基因这个概念在人类历史中从无到有的发展和完善。对于一些比较深奥的内容有简单易懂的比喻描述。书中讲述了很多人类在发展基因这个概念的时候发生的故事。同时穿插全文的是一个作者本人的相关经历。这本书不仅可以说是一部“传记”,还有很多科普的内容。
吐槽一下,我把电子书放到 iPhone 自带的 iBook 上看,本来还觉得很不错的,可以做笔记、划线,但是每次不读几个小时以后电子书又要重新从 iCloud 上加载。这就算了,重点是每次加载几乎都不成功。使我有时候想看又看不了。最终无奈,使用多看阅读,抛弃 iBook。🍎💊。
本书的序言提到近现代人类有三个概念及其重要。原子、字节以及基因。分别代表物理、信息、生物学。这本书就是关于其中之一基因。讲述了人类在基因发展史上攻坚克难的故事。
然后从毕达哥拉斯和亚理斯多德开始(每次讲述看科学相关的书籍一上来就从这几个开始说😓)讲他们那个时代对于人类起源形成的一些看法。虽然书中说的煞有其事,表示他们有很多不对的地方,但是某处揭示了他们对某某其实是有一定正确的理解的。不过依我看,那个年代的人们的这些科学想法,顶多算是哲学思考,就算是有正确性,也不是来自于科学的思考。
接下来是讲述达尔文发展进化论的故事。达尔文那个年代,人们对于生物的关注点是给生物进行分类,纲目科属种这些,也就是博物论,这些是属于比较表象的东西。达尔文则从生物发展的过程、进展和历史思考问题。这个巨大思维角度的不同是达尔文能够成功的原因之一。不过达尔文也不是头脑发热想出了进化论思想的。书中提到当时的一名地质学家赖尔发表了《地质学原理》,书中写到
“赖尔认为(在他那个时代具有颠覆意义)复杂地质(例如岩石和峡谷)的形成与岁月变迁有关,而与上帝之手毫无关系,这只是个缓慢的自然过程(例如侵蚀、沉淀与沉积)。赖尔认为自然界经历过的洪水袭击数不胜数,并非只有《圣经》中记载的那一次大洪水暴发;上帝为塑造地球进行的雕琢不计其数,不是一蹴而就那么简单。对达尔文来说,赖尔的核心思想是,地球在某种作用平缓的自然力量驱动下不断被塑造和重塑,而其中就蕴含着雕刻自然的智慧。”
可以发现,将其中讨论的地质相关的内容替换为生物,也是毫无违和感的。虽然和最后进化论的内容差了很多,但是核心思想是一样的。
介绍完达尔文之后是孟德尔,孟德尔的学说是在他去世之外才得到发扬光大的(和发表离散数学的布尔比较像,有意思的是,孟德尔的基因也是基于离散的思想的)。同样的孟德尔发展的基因学说也不是头脑发热蹦出来的。在当时英国的科学家有了原子这一学说,估计对孟德尔有一定的影响。孟德尔提出基因学说是基于大量的豌豆杂交数据。孟德尔也是比较幸运的,如果他不是基于豌豆做实验而是其他比如无性繁殖的植物的话,可能就无法总结出他的学说了。
孟德尔去世多年之后他的学说才逐渐被人们发现,并且有了很多忠实的拥护者。人们在他学说的基础上发明了新的词汇:“基因”。
后面提到了臭名昭著的优生学,对于现代人来说那时的优生学是反人类的。现在的后天和先天这些概念也是当时发展起来的。
然后是 DNA 双螺旋的发现。这描述 DNA 结构发现的时候,作者用了竞争一词。说明 DNA 的结构发现只是时间问题,关键是谁先发现。
从此人们了解到生命的一个基本机制。DNA 转录形成 RNA,RNA 可以在细胞核和外部直接走动,相当于 DNA 的信使。然后 RNA 在被翻译成蛋白质,蛋白质的基础构建是氨基酸。氨基酸的种类是固定的,不同氨基酸的排列、重复、组合以及空间上的不同结构形成了多种多样的蛋白质。人体所有功能的实现都是基于蛋白质。
本书后面的内容讲述了基因的变异、重组、复制。一个重要的问题是,为什么一个胚胎细胞可以在基因的控制下形成生物体呢?答案是细胞所处环境中各种物质、元素的浓度分布被反馈给基因。然后基因再指导形成生物体的各个器官组织。
基于这种想法,人类发现生物的形成是基因决定的,但是基因在生物体上的表达是在和外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接下来人们开始研究简单生物的基因测序,反过来推动了人类基因组的测序。同时人类开始借助在基因发展中积累的知识开始进行应用,比如胰岛素的批量生产等。
文中还讲述了科学家寻找决定人类异性恋和同性恋的基因,科学家解决一个个典型的遗传性疾病,比如镰刀形贫血、亨廷顿疾病、唐氏综合征等等。
最后提到了基因编辑这本新兴的技术。2012的几位科学家发明了这门技术,在全世界的应用遍地开花。并思考未来基因编辑的人类就会诞生(2018年12月,中国科学家基因编辑的婴儿诞生。。)
总结一下就是人类现在对于基因的理解虽然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离全面透彻理解还很遥远。所以基于基因的很多应用要十分慎重,因为科学家们还不能准确的评估这些应用带来的安全方面的影响,同时其中很多非科学层面的影响还需要其他行业的人比如法律、心理、社会、伦理等的相关研究人员的参与讨论。尤其是涉及基因编辑这些会遗传给下一代的技术,一定要慎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