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夫茶,是我们每一个潮汕家庭必不可少的部分。潮汕人把“茶叶”叫做“茶米”,意思是茶和大米一样,都是每天生活中的必需品。
曾经有一位朋友问了我一个很可爱的问题——潮汕人喝的茶,为什么叫“功夫茶”,是需要用气功去泡茶吗?
其实我们喝的是“工夫茶”,而非“功夫茶”,自然也不需要用上气功来泡茶。“工夫”,指的是时间,精力。通俗一点说,“工夫茶”就是要花心思去冲泡的茶。以前的潮汕工夫茶,相当讲究:烧水的炉用的是红泥小火炉,燃料用的是乌榄核,茶杯要求薄和浅,沏茶时候要高冲低筛……总之,每一个步骤都做得比较细致。所以,“工夫茶”,实至名归。现代的工夫茶,已经简化了很多。
最近,我放假在家,深深体会了工夫茶在我们一家人生活中的重要性。
早上,吃过早饭后,大家各忙各的去,我自己在家。有时候做完自己想做的事,想放松一下,我就跑来客厅,一个人沏茶。烧水,烫杯,“关公巡城”(往每个茶杯走水),最后来个“韩信点兵”(把剩在茶壶里面的少量茶水依次往每个杯子里点出几滴),这样,沏出来的茶颜色基本一样,每个杯里的茶水也一样多。
我端起茶杯,凑近感受一下茶香,再放到嘴边,慢慢喝。整个人感觉很放松,很自在,有种岁月静好,怡然自得的感觉。对我来说,如果自己在家一个人没事做,喝上一两个小时的茶,会是享受独处的美好体验。
吃过午饭,一家人都会来客厅喝茶,一边看视。这是我们家固定的集体看电视的时间。爸爸娴熟地沏茶。以前有段时间,我们一起看的是《非诚勿扰》,一起讨论各种男嘉宾。现在两位家长换口味了,喜欢看《今日说法》,说是看看社会事,学习法律知识喔。我们就在伴着茶香的氛围中,讨论着社会事,交换着自己的想法,度过每天这约一个小时的家庭时光。
晚上的时光,我们也常喝茶。通常会有亲朋好友来家里串门,我们沏茶招待。爸爸的朋友来的比较多,他们会在喝茶的时候,聊一下近期的工程和生意,或者是爸爸的堂兄弟们单纯地聚在一起喝茶,讨论大家的近况。有些时候,妈妈的好友或者我们的小伙伴也会来家里做客,依旧是泡起工夫茶,聊着大家感兴趣的话题。
毕业后,我留在珠三角工作。老爸特意帮我添置了一套旅行装的工夫茶具,小巧精致。有很长一段时间,我都将其束之高阁,感觉生活好忙,无暇享受。有一次和一位潮州的老师聊起这事,他告诉我,自己一直保留着喝工夫茶的习惯,特别是午饭过后到午睡前的时光,喝上几杯茶,感觉给忙碌的日子输入一些悠闲的气息,也缓解了生活压力。确实,飘着茶香的氛围,有条不紊地沏茶品茶,感受慢时光,反而舒缓了自己的忙碌,多一份平和的心境。
我家的工夫茶,凝聚起了我们的情感,也让营造起我们自己独处时光里的平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