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你看这个娃娃,手臂被同学抓了,怎么办?”爷爷的语气里明显有怒气。
“对不起,爷爷,您先别急,我问问怎么回事。宝贝今天告诉我这件事了吗?”
“他说他跟你说了,你不管他。”爷爷的语气更重了。
“我把孩子叫过来问问。”
孩子过来了,我看了手臂,确实有抓痕,我轻轻摸着他的手臂,对着抓痕吹了吹,问:“还疼得厉害吗?”
“不疼了。”小男生很大气地说。
“今天这事你告诉我了吗?”
“我没有告诉你。”
我看了一下爷爷,轻轻对她说:“宝贝,你跟爷爷说告诉了我,我没有管你。爷爷都误会老师啦。”
爷爷有些不好意思,马上责备孩子:“你刚刚明明这么说的——”
“我们先弄清楚发生什么事情吧。”我打断了爷爷的责备,请孩子去找当事人。
我还没有走进教室,小男生又出来了,后面跟着那个小女生,边走边哭,女孩的爸爸正好也到教室接女儿,他黑着脸跟在女儿后面。
两位家长见面,看到对方的孩子,都有情绪。
“请两位家长后退一步,给孩子让出空间,好吗?你们不参与孩子之间的矛盾,相信他们自己可以解决问题的。”
两位家长很配合地后退了一步。两个孩子面对面站着。
“你们两个都在哭,说明你们都委屈,是吧?”两个人都点头。
“我们要先解决情绪,再解决问题。如果你们想哭,就放心地哭,哭是不丢人的。我们也不会打扰你们哭。哭好了,就告诉我,我们再做下一步。”
两人哗哗哗掉了一会儿眼泪,很快收住。
“来,说说发生了什么事情?”
“她——”小男生激动地指着小女生。
“请用我开头,只说你做了什么。”我打断孩子的话。
“我刚刚弄她东西了。”男孩低下了头。
“然后呢?”
“她挠了我。”
“她挠了你,让你很伤心,是吧?”
“是的。”
“你喜欢她挠你吗?”
“不喜欢,疼。”
“你直接告诉她,你不喜欢她抓你的行为。这样会把你弄疼。”
“我不喜欢你抓我的行为,这样会把我弄疼。”
小男生对着小女生说。
“你刚才弄别人东西的行为是否是恰当?可以怎么补救?”
“对不起,我不该弄你的东西。”小男生给小女生鞠躬道歉。
“没关系。”小女生已经没有情绪了。
“你不喜欢他动你的东西,是吗?”我问小女生。
“是的。”
“你直接去告诉他,你的感受和想法。”
“XXX,我不喜欢你随便动我的东西。以后要那东西先跟我说,我同意了才行。”
“好的,我知道了。”
“你不喜欢我挠你、以后我不挠你了。对不起。”女孩主动道歉。
“没关系。”
“你们都给对方道歉了。问问自己,是不是真的原谅对方了。”
“我是真的原谅她了。”小男生抢着说。
“我也是真的原谅他了。”小女生笑了。女孩爸爸的情绪没有了,故意逗女儿:“看你,一会儿哭,一会儿笑。”
男孩的爷爷也松了一口气。
“谢谢两位家长能后退一步,给孩子让出空间。孩子们之间发生矛盾,恰恰是他们学习人际关系的重要体验。他们需要在矛盾中去学习怎样处理人际关系的问题,寻找人与人之间能够友好相处的方式。请家长不参与孩子之间的矛盾,相信他们自己可以处理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