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早上在门口值周。疫情还未结束,校门口继续有测温。
我是觉得有些异样,但站了很久都没有察觉。学生上学来,没有戴口罩的我还在提醒他们。
大约过了10分钟,我才发现我的不一样:我没有戴口罩。马上跑回办公室取上口罩戴上,才让我自己成为了那个圈子里的人。
共开了5个通道。学生是零散来的,有的通道人多,有的通道人就少。
然后就会听到不只一个家长站在隔离带外喊:去那边,去那边,那边人少。感觉是在抢什么产品一样。
连这个每个人都有的机会都要去“抢”,去“指挥”,去“控制”,我们的孩子长大了也就只能去“抢”各种资源。也许,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就是这样培养起来的。
2)
一件事情,需要手写。
昨晚在家里,居然折腾了1个小时才写完4页A4纸。很想写好,写漂亮,但手就是不听使唤,横不平竖也不直,东倒西歪的,很难看。
如今什么都是打印,是不是我快要退化了手写的功能了?
曾经也想过要练毛笔字,但就是从未开始过。
那天去一个美术馆,愣是进去了几秒就走了出来,因为我欣赏不来那些艺术。当然,最重要的原因是我不认识那些草书。
关于书法这门艺术,我是门外汉的门外汉。
3)
教师会后,继续桐下读吧。我们仍然艰难地执行着:只要有两个人我们都会分享下去的宗旨。
这次,来了8位,再加一位旁听。
我们阅读分享《全世界都想上的课》的第四章。以下是老师们的一些分享:
我们需要做出适当的改变,不封闭自己,不给自己设限,才能让自己走向有趣。
我们可以变换我们的语调,改换一下教学方式,让学生的学习有趣。
学会欣赏别人,学会表扬他人。对学生,多一些“过程表扬”,少一些“结果表扬”。
桥本武先生是一位性情中人,有足够的自信,爱好广泛,不受世俗的眼光限制,才成为如此丰富的他。我们可以仰望,但也不要去否定我们自己。
任何一位老师都需要保有一份对生命的热爱,去追求美好的东西,享受属于自己的人生。
老师首先展示给学生的是一位完整的人,而不仅仅是语文老师或者数学老师。这样你的有趣才会丰满。
我们每一位老师都需要除了教书育人之外一直在坚持做的事情,比如玩乐器、练书法、旅游、观影、跳舞等。
分享完毕,我们都觉得我们这样饿着肚子参加读吧分享,的确证明那是真的热爱,而不是一种作秀。
其实有读到一些看法:为什么老师的阅读也很艰难。归根,如果那个人不想阅读,靠外力只能做很短的时间。还是要靠内因才起作用。
4)
去街道办开一个证明。
3点到,3点40分才办理。结果又因为网速太慢,反应不过来,而放弃办理。
忍不住埋怨几句:怎么是这样的呢?浪费了时间。
虽然在出发前,我都一再告诫自己这不是我一个人能决定的事,就顺其自然吧。但真的是这样的结果的时候,我还是会不爽。
所以说要好好修炼,有时也是假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