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是什么?”“这是哪里?”“他在干什么?”……是不是很熟悉。这常常是我们跟孩子平时对话中问的最多的问题,问来问去都是这些很浅层的问题,最后都不知道该问什么了。
最近学习了教育学界很著名的布鲁姆目标分类法。布鲁姆目标分类法是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教育家Benjamin Bloom的巨大成就之一。他将教育目标分为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与创新六个阶层,记忆是最低的阶层,评价是最高的阶层。
我们也可以按这六个阶层用分层次问题法引导孩子思考。通过层层递进的方式向孩子提出一系列的批判性思维问题,可以大幅的提高孩子各个方面的思考能力。
孩子透过阅读小小的书本认识大世界,我们可以按分层次问题法在亲子阅读中循序渐进、由简入深地引导孩子去观察、去思考、去探讨书里的内容,用一系列的问题来帮助孩子打开独立阅读和思考的大门。
今天我与小阳共读他最近很喜欢的《蚂蚁和西瓜》这本绘本,尝试用分层次问题法来进行提问。
第一阶层:记忆型问题
在阅读的最初阶段,鼓励孩子在书本中寻找基本信息,了解孩子对所问知识的掌握程度。诸如:
这是谁?
这是什么?
这是哪里?
他/她/它在做什么?
你能指出……在哪里吗?
以《蚂蚁和西瓜》举例子:
*在一个夏天的下午,首先是几个蚂蚁发现了什么?
*几个蚂蚁搬不动西瓜之后做了什么?
*你能指出通知其它蚂蚁有大西瓜吃的那只蚂蚁在哪里吗?
*蚂蚁拿着铲子在做什么?
*最后剩下的西瓜皮,蚂蚁搬回家做成了什么?
第二阶层:理解型问题
理解型问题比记忆更进一层次,让孩子基于在绘本上已知的内容上,进行理解、解释、总结书里的内容或者感受层面的分享等等。诸如:
你觉得……是什么感觉?
你觉得他们会怎么做呢?
你猜猜后面会发生什么?
你能举一个例子吗?
以《蚂蚁和西瓜》举例子:
*一开始那几个蚂蚁发现了大西瓜,你觉得他们当时是什么感觉呢?
*为了把西瓜搬回家,蚂蚁想到了那些办法?你能举个例子吗?
*最后蚂蚁的家里都堆满了西瓜,你觉得蚂蚁们要多久才能吃完那么多的西瓜呢?
*你觉得蚂蚁的西瓜滑滑梯好玩吗?
*如果蚂蚁最后都没有想到办法把西瓜搬回家,你猜猜后面会发生什么?
第三阶层:应用型问题
当孩子理解书的内容后,引导孩子根据已有的知识,应用到设定的新情景里面,看看孩子是否可以做到知识的迁移。诸如:
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
你觉得谁……?
还有什么其他的方法来解决书中的问题?
以《蚂蚁和西瓜》举例子:
*如果你可以帮蚂蚁把西瓜搬回家,你会怎么做呢?
*如果你是蚂蚁大家庭的一个成员,你最想把西瓜皮用来做什么?
*在我们的生活中,你觉得谁最像最后一位想出好办法的蚂蚁呢?
第四阶层:分析型问题
分析就是让孩子观察细节,靠孩子自己的理解推断去分析不同的关系,引导孩子开动脑筋思考,弄清事物之间的关系。诸如:
哪些内容/细节让你觉得怎么样?
这……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你认为……为什么?
你觉得……具有怎样的特点?
以《蚂蚁和西瓜》举例子:
*这本书中,你觉得哪部分最有趣?你最喜欢哪部分?
*你认为是谁把大西瓜落在地上的呢?为什么呢?
*几个蚂蚁和一群蚂蚁搬西瓜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呢?
*你认为蚂蚁把西瓜搬回家做什么呢?为什么呢?
*你觉得蚂蚁的西瓜滑滑梯有什么特点呢?
第五阶层:评价型问题
评价型问题就是让孩子用所学的知识和已有的经验,总结自己的看法,锻炼孩子的批判性思维。诸如:
你对……有什么看法?
你认为……好不好?为什么?
有什么好处和坏处?
如果是你,你会觉得如何?
以《蚂蚁和西瓜》举例子:
*一开始那几个蚂蚁先吃饱西瓜,发现吃不完才去通知其他蚂蚁。你对这几只蚂蚁这样的做法有什么看法?
*蚂蚁最后想出来的把西瓜铲成一小块一小块地搬回家,你认为这个方法好不好?为什么?
*蚂蚁把西瓜皮做成蚂蚁滑滑梯,好不好呢?为什么?
*如果是你在西瓜滑滑梯上玩,你会觉得如何呢?
第六阶层:创新型问题
最后一个层次,就是用创新型问题让孩子创造新的作品或思路。诸如:
你能改变一样东西重新编一个新的故事吗?
你能为这一个片段画一幅画吗?
你能做一个玩偶,展示这个故事吗?
如果给书取个新的名字,你会取什么名字?
以《蚂蚁和西瓜》举例子:
*重新编一个蚂蚁和西瓜的故事,但你必须改变里面的一样东西,你会怎么做?
*给这个蚂蚁和西瓜的故事画幅画,加一些你的新东西在里面,你会画什么?
*做一幅画,一个玩偶,展示蚂蚁和西瓜这个故事,你会怎么做?
*如果你给这本书取个新的名字,你会取什么名字呢?
我们的提问要与孩子的年龄与能力相符,循序渐进、由简入深地引导提问。不能一下子就跳到最高的阶层给孩子提问,这样孩子不知道怎么回答,就会有挫败感。3岁以下的孩子在记忆、理解、应用这前面三个阶层提问就可以了。
说的容易,做起来难。一开始学习布鲁姆目标分类法的分层次问题法,我也觉得好难。所以一开始不妨利用绘本来做实例,让自己多多练习如何对孩子提问,随着不断的提问不断的积累,应该就越来越会运用这种方法进行提问了,进而就可以更多的运用到日常生活中给孩子提问了。
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