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世纪之前,心理学属于哲学的范畴。19世纪中叶,心理学引起了实验方法,才使心理学具备实证内容成为单独学科。这一时期的研究成果很多:
1、德国生理学家韦伯,于1840年发现了差别感觉阈限的定律,即韦伯定律。这个定律说明了人的一切感觉,包括视觉、听觉、肤觉(含痛、痒、触、温度)、味觉、嗅觉、电击觉等等,都遵从感觉不是与对应物理量的强度成正比,而是与对应物理量的的强度的常用对数成正比的。这个定律是19世纪德国心里物理学家费希纳(Gustav Theodor Fechner,1801~1887)在他的表兄和老师韦伯(Ernst Heinrich Weber,1795~1878)的定律基础上建立的,所以又称为韦伯-费希纳定律,也正是因为这个定律,心理物理学才作为一门新的学科建立起来。
2、德国心理学家费希纳1860年发现了费希纳定律:德国生理学家韦伯发现同一刺激差别量必须达到一定比例,才能引起差别感觉。韦伯的研究是从“肌肉感觉”开始的,他想了解肌肉的感觉机能对于轻重不同的重物能分辨到什么程度。他用三套不同重量的重物对四个被试进行了实验,发现辨别不是取决于两个重物重量差异的绝对值,而是取决于这一绝对值与标准重量值的比例。在最优在条件下,重物之间的差异大约为29:30时能被明确觉察到。
3、德国心理学家赫尔姆霍斯,测定了神经传导的速度,研究了颜色、视觉,听觉和空间知觉,提出了至今仍有意义的理论。
4、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斯浩开创了记忆的实验研究。
5、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对科学心理学的诞生做出来杰出的贡献。
虽然韦伯和费希纳的研究使心理学有了一个开端,但是费希纳是为他的哲学观点进行辩护,而不是建立起心理学的一个体系。赫尔姆霍斯虽然有很大贡献,但是没有心理学的全局观念,只对某些心里现象进行试验研究。冯特却明确提出心理学研究经验,建立了试验心理学的体现,又在莱比锡大学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专门从事心理学试验研究的实验室,人们把这个心理学实验室看做是科学心理学诞生的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