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短暂的迷茫之后,虞道鸣又在别人的帮助下,发现了一个新的机会。本世纪初,中国大地上掀起了一股新农村的热潮,特别是沿海、以及其它中东部地区,那些先富裕起来的地方,率先响应政府号召,推掉了看似破败、杂乱无章的村庄,建起了小洋楼。农民搬进了新居,按道理来讲应该高兴才是,但有些人却整天愁眉苦脸的,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他们忽然发现,住的条件好是好了,但生活方式也跟着改变了,这是他们无法适应的。以前自家院子里可以养些鸡鸭猪羊这样的家畜家禽,搬进新居后,这些就不再被允许了。再说了,你就是想养也没有地方啊,以前农村谁家的院子没个几分地啊,现在能有个几十平米就不错了,你说你去哪儿养啊?不但是这样,由于没有了院子、库房,以前干活儿的农具也没地方放了,不得已,大家只得放弃原来的耕种方式,转而采用机械化。
想想以前,农民在自家菜园子里种上些青椒、黄瓜、西红柿、茄子、豆角这些个常见的蔬菜,一年当中多半年都不用买菜吃,光是自家园子里的菜你也吃不完。有些不嫌麻烦的,再种些西瓜、甜瓜,那夏天的小日子,别提有多美了。自家地里种的瓜果蔬菜,虽然品相上不如超市里卖的好看,但吃起来却非常好吃。想想也是,自家种的,农药、化肥这些东西基本都不用,以农家肥居多,不像大规模种植的,农药化肥这都属于常规操作。老百姓自己不知道,那时他们食用的食材,其实就是城里人说的有机无公害的。你看看是否很有讽刺意味,当城里人费尽心思寻找安全、卫生的食材时,农村人其实早就吃上了。
现在没有地方饲养家畜家禽,也没有地方弄小菜园了,老百姓只得来到镇上的超市,来解决日常所需。超市里黄瓜个个匀称、直溜儿,不像自家种的歪七扭八的,可怎么吃都不是那个味儿啊;西红柿看着挺红的,可它完全没有该有的酸、甜、沙;超市买来的鸡蛋个头挺大,无论怎么吃,都没有自家老母鸡下的蛋香。再有就是那些买来的菜,虽然看着水灵,可不能存放,买回家马上就得吃,否则就蔫巴了。用现在时髦的话说,那些菜都用过科技与狠活儿了。老百姓虽然嘴上说不上来那些吃的东西到底哪儿不对,可他们总觉着日子不该这么过。
原来村里虽然看起来凌乱,可大家都知道哪儿是村里的中心,做好饭端着碗都去那儿,谁家吃的东西大家一清二楚。现在虽然也有一个村民活动中心,可大家总觉着那不是自己心里想象的地方,以至于现在大家吃饭不知去哪儿吃,吃完也不知道干什么,只能茫然失措的蹲在家里看电视。想想以前,每到吃饭时,村中心人声鼎沸,好不热闹。农闲时大家吃完饭蹲在墙角下,一边抽着烟一边侃大山。现在老百姓做饭也不让用柴火了,统一使用煤气罐,再也看不到落日余晖下的炊烟袅袅。整个村庄看起来干净、整洁,横平竖直的就像直尺画出来的一样,可大家总觉着缺少点儿什么,现在想来,可能就是老百姓说的烟火气吧。那样的日子,彻底一去不复返了。
山东经济虽然在全国属于发达省份,可湖西所在的地区确是山东最穷的地方,甚至比著名的沂蒙山区还不如。湖西的农村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才通上电,白天还限电,只有晚上才供电,并且断电更是家常便饭,直到快跨入新世纪的大门了,用电情况才算是稳定下来。全国都知道山东的高速不但路况好,而且非常发达,但湖西直到2019年年底,才有了第一条途径此地的高速。那就更不用说铁路了,至今也没有一条。单从这两点来看,你就知道湖西到底有多穷了。所以当全国猛刮新农村改造风的时候,湖西当地并没有什么动静。按道理来讲,地方政府是愿意干这种活儿的,毕竟最后这些钱还都是老百姓掏。所谓新农村改造,一般就是几个村庄集中到一起居住,把多出来的土地一部分用做工业用地,一部分用作农田。有了工业,自然也就有了GDP,地方政府当然高兴。老百姓从原来房子搬进新房,这可不是免费的,一般都要补些钱,而这些钱,大部分会到开发商兜儿里。之所以湖西在这方面没有任何动静,原因自然不言而喻,因为新农村改造需要政府预先投入大笔的资金,他们自顾不暇,哪有多余的钱干这个呀?
鉴于新农村改造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后来这股风越刮越弱,最后大家也不怎么提了。真希望那些还未改造的地方,仍有炊烟袅袅、鸡犬相鸣,好似一副泼墨山水画,因为那才是中国农村该有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