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各种各样的节日、庆祝,都少不了拿鲜花来助兴。有的用来传情达意,有的用来装饰房间,这些鲜花给人们的生活增加了不少美丽和乐趣。可是你有没有想过这些问题:为什么母亲节要送康乃馨?为什么插在瓶里的鲜花都没什么香味?为什么说厄瓜多尔玫瑰是玫瑰的极品,卖得那么贵?
鲜花,一想到鲜花,大多数人联想到的是浪漫、唯美、情感寄托。但你有没有想过鲜花从花园种植栽培到销售这背后是一个什么样的产业。将鲜花称为商品,实在不够浪漫。但是你要知道全球切花市场,每年拥有高达400亿美元的交易额,没有对比你就没有感觉,这相当于全球电影市场总票房量的四倍。
从三个方面了解鲜花这个迷人的商品背后的好、坏、美。
第一部分:好。
千百年来,人们一直很喜欢鲜花。对花的热爱,让我们更热衷于去研究和了解自然规律。那么,人们对鲜花作出了那些改良,使得它更加便于流通,最终走进了千家万户呢?
在上世纪70年代中期有一个美国人叫做莱斯利·伍德利夫,是个传统花卉育种人。他热爱鲜花,会去培育其他人都认为不可行的杂交品种。他通过不懈的尝试,终于在美国的太阳谷花卉农场培育出了花头朝上而且硕大艳丽的百合品种后来在荷兰成为畅销并走向了世界成为大众消费的廉价品种。
光周期的发现。
上世纪二十年代,科学家们发现,植物开花对黑暗的需求比对阳光更大。这个发现让种植者对植物开花的时间和株形更为可控。
鲜花行业中的那些好的部分。对鲜花的热爱促使人们增进了对自然规律的了解,发展出了全新的育种技术、更先进的种植温室,还有全球运输系统,让鲜花走进了我们的生活。现在我们一年四季都能买到各式各样的鲜花,价格也并不贵。
第二部分:坏
近一个世纪来,鲜花价格变动极小。这个行业的经验法则是,种植者获得消费者买花费用的十分之一。也就是说,如果种植者从一打玫瑰中可以挣一美元,就意味着一打玫瑰的售价可能是10或12美元。对劳工的剥削在鲜花产业中普遍存在。一方面,花卉为厄瓜多尔人带来了就业机会,使当地的经济得到了增长,让本地人免于背井离乡外出打工。但另一方面,花卉农场的工作工资低、强度大,种植过程中使用了大量的化学药品,但只有22%的工人受过相关培训。工人们一般都戴着简陋的防毒面具进行操作,甚至是毫无防护。农业污水排放也给环境带来了不小的隐患,花卉栽培行业可能会对整个国家的自然资源构成严重的威胁。鲜花这个看似美丽浪漫的行业中,也隐藏着人为改变自然物种、劳动剥削、环境污染等负面现象。
第三部分:美
情人节送玫瑰,母亲节要送康乃馨!但很少有人知道母亲节其实正是花商们发明的节日。母亲节始于1908年,一位叫安娜的女子给社会各界写信,提议设立母亲节,并把节日定在五月的第二个星期日,也就是她母亲的忌日。她催促花商们行动起来,让儿女们在扣眼上别上一朵白色康乃馨,以此向母亲表达敬意。这个季节鲜花便宜而充足,于是花商们觉得这是个很好的商机,纷纷响应,这便是母亲节要送上康乃馨的来历。近年来人们开始选择用鲜花表达自己的祝愿、庆祝、情感传达。这方面的确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了不少美力和乐趣。
虽然母亲节让你有一点被套路的感觉。不过啊,就算是被套路,母亲节的康乃馨,情人节的玫瑰,也还是乖乖送上得好。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