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家书反省感谢组】
【分 享 人】01号 姬晓军
【分享时间】2019年11月24日
【学习题目】《将哲学血肉化》——在盛和塾应该如何学习
■感谢■
我是去年年初加入到盛和塾的,对于稻盛和夫先生的了解,跟我个人的经历有关,在日本有4个被称之为圣的人。先生是目前唯一在世的一位,他对于中西方的文化,融会贯通,具有大义大勇,值得我们每一个人终身践行。
历经千辛万苦,我们这个反省感谢,终于组建成功了。这月的12号,立波兄和元贺兄到访了启正书院,双方就传家书的事情,再次做了深入的沟通。
【共有】
传家书的过程本身就属于哲学共有的过程。那么什么是哲学?哲学就是爱智慧,就是一个人或者一个组织对于事物的最根本的最底层的看法。什么是共有?共有就是一个人开始,有的变成一群人有的过程。
通过传家书这件事情,统一大家的思想认识,统一大家的行动行为,让我们更好的认识到为什么要传家书?怎样传家书?谁来传家书?通过传家书,我们达到怎样的一个目标?
解答这些问题的过程就是哲学共有的过程,这些就属于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哲学的底层思考。12位参与这项活动的伙伴们,大家的经历不同,行业不同,阅历不同,思考自然也不同。那我们为什么要共同做这件事呢?
作为企业的经营者也好,管理者也好?是要通过传家书这样一项活动,体验在我们之间怎样进行哲学共有。然后通过身体力行的作用,把哲学共有的过程推而广之,让更多的人受益。
时间够不够用?精力够不够用?距离够不够远?智慧够不够用?我们该怎样做才算是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我们怎样做才算是方向正确,方法正确下的高效的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
【共勉】
坐而论道容易,起身行之甚难。需要大家在每一个当下真正的将哲学血肉化,通过行动实实在在的展现出来。知行合一,用生命来体验稻盛和夫先生智慧的魅力。
【点评人】02号 钟福琼
【点评内容】
认真阅读了三次晓军兄的分享,您对哲学共有,有着深刻的认知,我们虽然没有见过面,但从您言谈中,可见您是一位博学多才的学长,是我学习的好榜样。我是今年7月19号入塾,在波兄的帮助下,8月13号走进六项精进课题,12月5号第一次做志工,我的学习能力不强,对哲学血肉化还没有真正落地,很荣幸这次传家书有我的名额,我相信这是宇宙的力量,让我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不找任何借口。
我很认同,通过传家书,统一大家的思想和行为,让我们更好的认识到为什么要传家书,这是锻炼每个人的毅力,说到做到,表里如一,检视做为人何为正确?使家人们和您一起共事,产生安全感,依赖感,从而,追随您信任的人会越来越多,上下一心,劲往一处使,企业做大做,强势不可档。
【轮值督查】12号邓耀邦
【点评内容】
认真阅读了晓君兄的分享和福琼兄的点评,并重新学习了稻盛先生的原文以及传家书的范文,再次感受稻盛先生创立盛和塾的初心,以及他发自内心的实现员工物质和精神双丰收的理念和行动,稻盛先生执掌日航的第一年,还没有导入阿米巴,只凭哲学导入和稻盛先生以79岁的高龄率先垂范便实现了伟大的改变,可见,稻盛哲学实践的威力是实实在在的。
晓君兄在分享中提到,通过传家书这件事情,统一大家的思想认识,统一大家的行动行为,12位参与这项活动的伙伴们,大家的经历,不同行业不同,阅历不同,思考自然也不同。也就是说,传家书的过程,可以将12个人的智慧加持到学习中,每人的能量都可以迅速提升,这是传家书的意义所在。
福琼兄今年7月入塾,8月学习六项精进,12月做志工,是充满活力的盛和塾生力军。
我是2013年底入塾,期间得到薛锡荣兄、家辉兄等塾友的帮助,经历为分组学习会、广东年会、全国年会,也运用稻盛哲学感化过不少企业家及企业高管,今年由于创作及演出事务多,没有参加活动,薛董和元贺仍邀请我参加传家书,甚为感动。两年前,柳丹兄、松喜兄到我办公室探访时曾勉励我多写正能量的歌曲。经过这两年的努力,我可以自豪地向柳丹兄、松喜兄汇报,我去年创作的《叶问宗师》抖音使用超50万人,播放量超千万,更被《人民日报》官微点赞;今年创作的《文明佛山》今年巡演20多场,此外《梦里乡村》、《美丽文明村》等充满正能量的作品也广受欢迎。这些,都离不开稻盛哲学的滋润。感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