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画的启示》这节课例首先由漫画欣赏导入,把漫画与其它图画对比,激发学生去观察漫画,比较之后,提出习作的要求,在内容和启示上,让小组成员来分享漫画的可笑之处,同时借助标题文字来感受漫画。学生分享之后教师总结在习作漫画时应该首先描述画面,然后把人物写具体,最后学生通过习作要求和小结来写一写自己观察的漫画。这一环节中,通过点评作品,让学生明白了,在习作时要加上自己的感受。同时也明白了漫画的语言应该幽默、幽默、辛辣、讽刺、夸张,最后再次总结漫画的写法,先概括画面,然后分段表述,最后联系生活得到启示。这节课思路清楚,感觉比较出彩的亮点是在写作提示当中的提纲修改上,首先出示提纲,让学生来自己想一想,应该根据漫画写什么样的提纲,然后学生自己写提纲,出示学生的提纲让学生点评,从别的同学的评价中获得修改建议,然后再次修改自己的提纲,最后运用到自己的漫画习作当中,修改自己的习作内容。整个环节从始至终一直围绕如何去写,用什么方法去写来铺开,提供给学生可以参考的内容,也便于学生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之中。
第二个课例是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习作单元,游记单元,首先由外出时的游览照片来导入勾起学生的回忆,然后激发学生用文字来记录游览的顺序感受,第二步出示题目,让学生来补充题目,同时跳回到本单元的例文当中去寻找写作的蛛丝马迹,从《记金华的双龙洞》一文中回忆了游览顺序、过渡语以及重点写的内容和作者自己的感受,提出画游览路线图的要求。在学生说自己的游览图的时候,其他的学生评价应该怎么去修改这个游览图,以学生的评价建议去完善游览图,接着让学生画出例文中过渡句,分享收获。这是再一次回到例文当中去总结例文是如何来写的,最后再读课本当中的习作要求,此时的要求出示学生能够心中有底完成第一次习作初写的任务。第二课时,先让学生对照自己的习作要求,评价自己的习作,看看自己能得到几颗星。第二个环节是读习作的例文,先来对比阅读学习表达,不同的学生有可以有不同的选择,以《颐和园》和《七月的天山》这两篇例文为指导,学生针对例文中的旁批、过渡语,还有使用的词语和修饰词等方面来总结出了这两个例文的写作方法。最后老师总结在习作时,要按照游览顺序去写,把印象深刻的重点来写,同时把看到的听到的内容,用一些修辞手法来写出来。最后是学生读自己的习作。在这一环节中也有学生之间的相互点评。点评之后,经过学生的自主修改,把刚才其他同学提出的建议,完善导自己的习作当中,接着再回头来看修改过后的习作,然后让学生之间相互评价。学生之间相互点评,也是这一节课的亮点所在。在这节课的最后教师总结,习作时要画线路理思路,巧用过渡语,抓重点和特点来写。
本次培训有以下几点收获。首先,在习作单元方面应该整合例文与写作方法,而不是通篇讲例文或者将习作方法,通过习作例文与习作要求的对比和发现,学生将习作要求和方法内化为自己的能力,同时把口语交际等相关内容整合到一起,提升学生能力。针对习作中出现的问题,引导学生去发现习作例文当中是怎么写的,是用什么方法来写的。第二点是要更加注重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在学生的互评当中,也能够让他们的对习作例文和自己的习作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有更深刻的印象,同时也能够关照到自己的习作中,完善自己的习作同时进行修改。此外也要注意学生之间的分享和交流。除了评价之外,也要养成学生评改的好习惯。第三点,要特别注意学生语言训练的表达与提升,可以在习作单元的整合中得到得到发挥,要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去分享交流,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把这种习作单元中获得的习作方法运用到自己的习作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