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见时刻》好像是本眼熟的书,但没什么印象,对封面没什么印象。里面有句话说:“任何看起来像是对女性的特别优待最终都会反过来限制她们。”可见有“权”到“拳”是个演化过程。如今的环境来看,暂时还不太可能在公开场合下不大反拳的意见,只不过是网上渺小的声音。当然,对于本书我是不了解的。我不站在任何一方,即便我无法理解女性,我觉得强调男女本身或多或少都有点问题。但我终究没什么兴趣在这个或类似这样的问题里踌躇,身处的环境也没有太多这方面的导向。很多问题和自己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无瓜葛的话,那就几乎约等于是无关了。如果我很在意文学,那么我读过的每一本小说、诗歌、散文就和我有关,而这对坐在我对面喝拿铁的陌生人来说或许文学从未出现在ta的生活中。
上午看了场NBA半决赛,凯尔特人在无力回天的情况下依然不放弃又把大比分扳到了1:3。我已经很久不看球了,现在球员的爸爸们在打球的时候我还是小孩子,但已经再看球了,这并非多么光荣的事情,但那个年代似乎也无事可做。小男孩们多半会选择当时还不懂得规则的体育运动,只为了看球进入篮筐的瞬间或临门一脚。相较于温和一些的中间有一道网把两队人隔开的运动就不太热衷了,也许拍球略显例外,那时候的女排太过抢眼了。对普通人来说,排球也相对不好掌控。这也是环境所致,即便只有少数人能突破环境,就像童年的身边一个小女孩如今成了奥运第四的乒乓球运动员。多数人自然是过着今天、明天和昨天一样的生活。
据说可恨的温斯坦主教的下场是得病死了,而不是被我们的主角酣畅地杀死,因为我还没有看到最后。肯·福莱特在这本书里告诉读者了一个普遍但不好明说的道理,坏人并不一定有恶报,即便最终罪有应得的下场也很遗憾不是好人造成的。怎么说呢,总体来说,我喜欢这样的描述,我喜欢事实,不是虚伪的安慰,虽然它有些不太符合所谓的大众预期。只不过很多时候大众需要继续前行,那么真相或事实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他们永远不像书给我的印象那么单一和简单。批判现实有意义么,不说是徒劳,也是杯水车薪。总有人前赴后继,至少带来一些希望,虽然它很多时候不太符合逻辑。
仿佛当语言被说成“乐观”或“悲观”,人们就真的能乐观或悲观一样。语言的过度被利用早已不是个问题,毕竟没什么人在乎。广告、宣传标语、口号、“思想”,想必语言学家是这个世上最无奈的一群人,如果不在他们的名头前面加上“御用”两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