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相遇成为一个故事
原创 2016-01-10 赖丽芬 教师博览
让相遇成为一个故事
江西会昌希望小学 赖丽芬
“你曾对我说,相逢是首歌……”故事都是从相遇开始的。因了阅读,我们一行人带着同一份美丽的追求与仰慕已久的名师相遇于温州第二届南方阅读论坛。这注定是一场美好的相遇,诚然,美好的相遇可以让一个人变得更美好……
回首这场相遇,故事里的人无不做着“花婆婆”的事业,让世界变得更美好,他们就像那天上璀璨的星星,装点夜空的同时也不失点亮了我的行程。
“这就好啊,还是这样好啊!”是谁带领孩子在那反复深情地咀嚼品味着孤岛野犬的命运归宿?品读已经不只是品读本身,无形中引导的是一种阅读的方法。第一次聆听蒋军晶老师的课,自难忘他课堂上大气与接地气的完美融合,印象最深的当属训练学生抓“故事的转折点”为切入点,“无赖”无疑是故事的转折点,紧抓这个转折点“无赖”展开深度阅读——如果不出现这个无赖,松吉和阿卡会永远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如果不出现这个无赖,他们还是会分开。这一“转折点”反映出阅读是一种内化,同时也是一种外露的呈现,蒋军晶老师在《孤岛野犬》读书会中精巧的设计,还让我们看到了做阅读的事其实不难,引导学生“聊”是简单又有效的法宝,“聊”就是在内化的过程再不断地渐渐呈现,聊得轻松,聊得有效率,聊得有方法,梯度聊书让读书会有型有内涵。
蒋军晶
故事里的“老纪”老师执教的《邯郸学步》也是令人大开眼界,创新的教学设计令人赞叹。纪老师执教的《邯郸学步》就像带领我们欣赏了一部穿越剧,在“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难度更大”的思想引领中,不断激发学生提问的能力,拓宽学生的阅读思维,因为阅读就是思考的开始,形式上的“穿越”,由古代的《邯郸学步》到研讨会上的《东施效颦》,在孔子的解疑答惑下跳跃至现代的马化腾,阅读的迁移与整合阐释了文本的宗旨——学习不是一味的模仿,重点在于“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通过创新达到超越。诚然,这堂课本身就是一个创新阅读的实例。
颜值与爱心齐飞,新“四有”教师高丽霞带我们走进了种子的世界,倾听了种子的心声,她和孩子们在属于他们的小百合教室里谱写了一篇又一篇阅读篇章。他们彼此驯养,在每一个黎明,每一个午后的期待中,可能是一本图画书,一首儿歌,一棵树,一个节目都会是一个美丽的故事,他们共同书写一段种子与岁月互相信任与尊重与等待的生命的传奇。《安的种子》结束了,但是“安”与“种子”的故事却会一直地演绎。做好他人的安,细心呵护手中的“千年莲花种子”,静待花开,相信岁月的不辜负;为了更好的自己,做好自己的安,自己何尝不是一颗“千年莲花种子”呢?
是谁把电影院搬进了教室?又是谁领着孩子们在语文课上别样玩音乐?还是谁孤独又温柔地行走在唐诗宋词的家园?“窗户前的守望者”夏昆老师为我们打开了一扇明亮的窗。正是夏昆老师在人文语文的路上带着爱和感动一意孤行,才打造出了中学最美的读书课。在他的审美教育下,一批批爱美,爱艺术,爱诗词的孩子走向美好。
夏昆
故事里“越读馆”的创始人郭初阳老师的创意阅读之旅更让我们领略了不一样的阅读风。课堂的读书会,图书馆各种类型的语文课,还有各种场地的阅读课将阅读带出了课堂,走向世界,与国际接轨。最忘不了在瓦尔登湖畔,手捧《瓦尔登湖》,一边阅读,一边感受,一边想象,带着温度的问题,去现场,去了解书中的和眼前的瓦尔登湖。书本、石头、早餐、默想、双语朗诵……用各种新颖的形式去发现孩子们的潜力。如此的阅读,活水不断注入,写作的水自是不断喷涌。
故事里有个“鸟笼”,还有个“鸟屋”,它们都诉说着自己的故事,承载着自己独特的思想……
“打开鸟笼的门 让鸟飞走 把自由还给 鸟笼”,此《鸟笼》诗让我们看到写作已然成为思想的舞蹈。“让阅读化为素养诉诸表达”,北京十一学校名师曹书德如是说。也是从打造一间自己独特的教室开始,教室就是一种文化的象征,梦想的承载,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一席之地,用篆体字名定的意义,还有那垂手可得的书柜。语文课程的变革联系现实,通过学生命题,阅读综述,阅读学术会,让学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让爱阅读的人展翅先飞。
闫学
最美的“鸟屋”在闫学校长的童话仙境里——爱丽丝绘本阅读馆。一个好的校长就是一所好的学校,一个爱阅读的校长带领一群爱阅读的老师,为一群爱阅读的孩子们打造最美的儿童读书馆。在这个最美的儿童读书馆,孩子们每天都如走进仙境,在森林的“鸟屋”开启了智慧,启蒙了哲学,学会了交往,体味了亲情,鉴赏了美学,更学会了创作。对于孩子们而言,那一本本创意原创绘本描绘的不只是一幅幅画,诉说的不只是一个个故事……
因为阅读,相遇甚美,因为相遇,阅读的篇章又将书写新的序言,一路乘着风,去追寻那彼岸浓浓书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