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修功课第二天:检视一下自己,婚姻中那个高难度的课题是什么呢?我们有真正的去面对和处理吗?
引导:当我们从爱情步入婚姻,其实是一个亲密关系的升级过程,因为我们都想要天长地久的陪伴。我们都想和另一半有更深入,更长久的相处,因此说婚姻它是我们亲密关系的再升级。既然是升级,那也就意味着它有高难度的事情需要我们去面对和处理。
从爱情升级到婚姻,最大的区别是多了个我们自己的小家,在爱情阶段,不但没有共同的小家需要经营和承担,彼此的背后还有个无条件支持自己的大家。当我们的爱情步入婚姻时,对小家的承担和在承担之下对彼此爱的付出也就成了我们需要突破的高难度课题了吧。
1.首先说说我理解的承担,我觉得分为两方面,一方面是对家中物质层面和体力劳动的承担,另一方面是精神层面的承担,就是对家人的心胸和包容。看起来第二个方面不容易做到,它需要我们拥有慈悲心,第一个方面也往往需要通过学习和修炼不再去计较才能经得住风雨的考验。现在在我身体健康足够允许的情况下,第一个方面承担起来也不是什么难事,可当我身体不足以支撑时或强忍着支撑以后出现各种问题时,我会突然很无助,瞬间要崩塌的感觉,这个是我现阶段的难以突破的地方。
2.爱的付出,我觉得在这方面,要首先看到对方的优点,体会到对方的辛苦,以慈悲喜舍的心去对待,反复修炼,才能做到常年如一日的甘愿付出。
以上是我暂时想到的两点,婚姻不易,只要我们有了爱与慈悲的心,相信经营婚姻的难题就会迎刃而解。
引用冀谦同修分享的笔记
———————————————————
附:分享笔记。(笔记不完全是原封不动老师讲的文字,也有自己一些联想、灵感和不影响原意的简略表达方式。如有影响大家理解,请以PPT为准)
【第02天】我们真的爱过吗?
(课程部分)
不要用爱情的思维经营婚姻,婚姻是亲密关系的升级台阶。
我们与另一半的相遇、交往、相爱,这一连串的因缘和事件的发生都不是巧合,背后有我们的生命功课。
我们在交往的过程中,在谈爱情的过程中,情绪大过理智,秉性重于天性,欲望(业力)压过愿力,所以在交往过程中,我们少了很多的修炼,所以我们只是让爱情一直发展。
不要把爱情当做婚姻。爱情是一种情绪和欲望,婚姻是一种责任跟平衡。如果不清楚这一点,以爱情的方式期待婚姻,你从爱情进入婚姻的时候会非常失望,挫折感会很大,你内心会不断纠结。
(分享部分)
天下没有不吵架的夫妻×××有很多夫妻彼此理解、体贴、尊重,是我们自己的心投射出这样的外境。我们内在的争贪搅扰、分裂,投射出了自己和身边人的婚姻现状。只要改变自己,只要去种“婚姻不吵架”的好种子,你也可以得到彼此理解、体贴、尊重的婚姻。
通常人很难发现自己的问题,直到婚姻病入膏肓,才会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而只要意识不到自己的问题,婚姻就很难有转机。我们只有被痛苦引领至更深的痛苦。
我们以为换个人——离婚或换男女朋友——就可以解决婚姻中的痛苦,可是事实并不是这样。很多换了一个又一个的,并没有过得更好。他们还是会面临同样的痛苦,甚至很多越换越糟糕。究竟是什么在主宰这一切的发生呢?是我们的秉性——怒恨怨恼烦。
人的秉性本来就存在。只是恋爱的时候,我们所展现的都是我们的天性(即好的一面),我们给出去的都是爱、理解、体贴、关心,所以我们体验到的都是快乐、喜悦与幸福。可是一旦结婚,我们就会看到最真实的(也就是带有秉性的)自己和对方。
这个时候,才是我们真正开始成长的时候。但是我们大部分人并没有选择成长,而是选择抱怨、指责、分离。
感情需要用心经营,长久呵护。就如想要一盆花长久的开放,就需要长久的照料。如果我们没有长久去付出的心,我们又如何得到长久的爱和温暖呢?
我们会发现:
终其一生,如果我们不懂得去爱,我们最多只是个看花人(消费享受者),因为我们没有用心去养花(生产经营者)。
终其一生,我们只是在看着那些花开花落,却没有办法体验到自己生命中的那份爱(没有以自己的主观正确的努力,让花长期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