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汤是帝喾后代,姓子名履,是殷契的第十四世孙。殷契因辅佐大禹治水有功,被封在商地,赐姓子氏。商汤的父亲主癸去世后,他继任成为商族君主。
商汤上任后,任用仲虺为商国左相。他还听闻有莘国的伊尹贤能,为请伊尹,向有莘国国主的女儿提亲,伊尹最终作为陪嫁仆人来到商汤身边。伊尹以谈论烹调滋味之机向商汤进言尧、舜治国之道,劝说商汤施行王道治国。也有说法称商汤通过五次拜访才说服伊尹出山,二人共同治理国家。
商汤当时是夏朝方伯,有征讨诸侯之权。葛部落君主葛伯放纵无道、不祭祀先祖,商汤派人询问,葛伯找借口推脱,商汤送去牛羊、派人耕田送饭,葛伯却抢饭食还残杀小孩,商汤于是率兵讨伐葛伯,并写下《汤征》。
商汤与伊尹上演苦肉计,让伊尹假装冒犯自己后出逃至夏都,伊尹取得夏桀信任,卧底三年搜集情报。伊尹回来后告知商汤夏桀沉迷女色、民怨沸腾等情况,二人决心灭夏。伊尹再次前往夏都,通过与妹喜联络,得知夏国兵力部署东实西虚。
商汤在商国遭遇旱灾时仍决定发兵攻夏,先后征讨有洛氏、荆国等支持夏桀的部族。夏桀曾将商汤囚禁在夏台,一年后释放。商汤获释后得到更多部族拥护,又陆续灭掉温氏部族,以及韦国、顾国,昆吾氏作乱也被商汤击败。
夏桀三十一年,商汤召集诸侯大军,直指夏都。出征前的誓师大会上,商汤声明征伐夏桀是奉上天指令,写下《汤誓》,号称武王。商汤率军与夏桀军队在蒲州交战大胜,夏桀退守鸣条,商汤追杀至鸣条,在雷雨天气与昆吾氏大军决战获胜。夏桀逃到三㚇领地,商汤又出兵郕地大战战胜三㚇,在焦门抓获夏桀,将其流放于南巢。此后,诸侯臣服,商汤建立商朝,定都亳。
商汤回到商都亳,写下《汤诰》,声明“为民服务、有功于民”的执政宗旨。他命伊尹写下《咸有一德》规范君臣品德,命咎单写下《明居》规范民众法纪。商汤十九年,氐族与羌族前来归附纳供。商汤还曾于桑林之中为民祷雨,随后天降甘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