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去年11月,因为一些功利的理由,想学习写作。而后加入古典老师共读会,每个月共读一本书,读书写卡。
在那之前的好多年,我几乎是不看书的人,认知也很浮浅,行动力极度不足。我就是那种,知道很多道理,但总是无法做到的人。
个人发展共读会,是一个通过阅读写作,实现成长的地方。
共读会就是一个宝藏,地面有三座大山,分别是卡片营,AI营,卡文营。
地面上有很多不同的小洞,日更群,文章孵化营,每日家书群,密探,大内密探,组长志愿者,海报官,数据官,支持官等等。当你沿着洞口开始挖,不同的方向,会挖到不同的宝藏。
9月17日,上海共读会小伙伴,第一次组织线下见面会。大家都充满热情,友善,分享。
让我记忆深刻的是共读会开始的古典老师寄语中的一句祝福“愿大家通过读写,成为眼里有光的人”
眼里有光的人!
光,是热爱,是希望,是力量!
很庆幸,在过去30几年的寻寻觅觅中,在今年5月,终于逐渐找到了热爱——读写,获得了力量!
感恩,加入共读会,感恩日更群,感恩遇到改命级的书《写出我心》,以及其他渠道的公众号文案营及财富行动营。
1+1>2
冲破了我尘封30几年的卡点,链接了思维与行动。
读共读会的书,读其他个人成长,比较简单易读,适合初读者的书。
01 通过读书,思考,写作,行动,这个闭环,我的行动力肉眼可见的提高。
从前我想到一个事,大概率是想着后面再做。现在,我想到一个事,能马上行动我绝不耽搁。
看了《写出我心》后,第二天我就开始坚持日更,我有写出世界上最烂垃圾的自由,至今日更120天。
看了村上春树《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第二天我就决定开始跑步。我曾经极度害怕跑步,甚至已经放弃跑步这项运动的人,至今已经跑步7周,保持每周三天的频率,目标目标是能健康的跑到10公里。
还有很多在工作中的习惯。
以前我工作中经常遇到难题,会拖延。畏难情绪非常严重。看了《吃掉那只青蛙》的时间管理,我刻意练习,每天先做觉得最难的工作。
02 自从开始读书写作后,我开始慢慢的学会学习。
以前学一个东西,拿到就学,然后效果不佳,也不去反思,然后就放弃了。现在学习,会先去找更易操作,能坚持的方法,再去做。
比如说,跑步,从前我就只找个APP跟着跑。现在,我会加入到跑步群,关注跑步公众号,视频号。看看别人是怎么操作的,找寻适合自己,简单易操作的方法,让自己健康,长久的跑下去。
比如,读书,从前只是看书,划一划,抄些句子,过段时间就忘了。并且一本书不全部读完,还不敢读别的书,或者有种半途而废的愧疚感。但是现在读书,不需要全部读完,只要读到有感触的点,根据这一点,链接个人体验,写出最小行动计划,在生活工作中实践。
我逐渐形成了立刻复盘的习惯。不论是读了文章,书本,看了视频,采访,我习惯性会思考,我的收获是什么?我的行动点是什么?
很感恩这些润物细无声的浸润。
在共读会里,每年可以跟着高手,深度阅读12本书。是一种慢节奏的,深度思考的状态。
很喜欢古典老师的一句话,也是我想成为的人“做一个思想有深度,谈吐有惊喜的人!”
怎样成为这样的人呢?
多读书,多思考,多行动!
03 古典老师让我知道写作的意义
从前,学写作的目的是为了制作出视频。现在,学了卡文营课程后,被古典老师深深的打动,写作的意义,最先是自我疗愈,然后影响他人,再变现。
我切实从读写中得到救赎。
通过文字,记录下我的收获,记录下我的喜怒哀乐,记录下我的成长。
通过参加共读会的志愿者活动,与其他伙伴一同学习难懂的知识点,练习拆文,一同砍文,修改文章。
通过制定阶段性目标,践行精进,突破舒适圈。
共读会是个场域能量极高的地方。这里有很多高手,共读会的伙伴是一群无私,友善,包容,利他,向上,爱学习,爱读书,爱写作的可爱的人。
用一年的时间,一起行动,改变!
用一年的时间,读书,写作,与一群人,一同成长!
如果你也想通过读写,实现个人成长,欢迎加入古典老师个人发展共读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