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更也。——《说文》
变,易也。——《小尔雅》
《易经》有云,“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生活中,我们也常说:“虽然我们不能改变世界,但是我们可以改变自己。”但,改变自己却非易事,尤其是当你身陷生命困境之时,想有所改变又是那么的力不从心。我又是何其的幸运,2022年,新网师犹如黑暗中那束最温暖、最有力的光,不知不觉中改观了我的认知,改变着我的思考,也改写了我的教育人生。
01生命困境
2021年,我陷入了前所未有的人生困境:在单位组织的每年一度的常规体检中,我被告知患上了甲状腺癌。虽然此前也听人说过此病治愈率极高,但要知道,当任何疾病与“癌”字扯上关系后,都足以让一个正常人崩溃。
至今,我还清楚地记得,4月16日,原本我要乘上开往西安的高铁,因为要参加一场期盼了好久的线下学习活动。临行前的傍晚,我突然接到了医院病理检验科的电话,告知了我病理检验的最终结果,并建议我尽快手术。那一刻,无异于五雷轰顶,我望着整理好的行李箱嚎啕大哭,心里充满了委屈与不甘:我才刚刚过了四十周岁啊,我还有许多想做的事!年迈的父母怎能接受这样的事实?一双儿女初成长,更需要照顾……
家里的气氛也是异常的凝重:婆婆连声叹气之余,只剩下沉默;老公悄悄去别的房间打电话请假、联系医院;一双儿女在迷惑不解而又略显恐慌中躲进自己的房间里……
我将自己反锁在卧室里,扑倒在床上,任泪水滑过面颊,打湿衣被。悄悄退掉了第二天通往西安的高铁车票,拒接了所有同事、领导的来电……
一夜无眠!
第二天一大早,我便与家人一起驱车赶往河南省省会郑州。在郑大一附院的六天里,我先是经历了各样术前检查,每天穿着病号服,加入各种排队检查的人群,其间还有许多随身协带着各种仪器的患者,让你看得心惊胆战。手术台上,更是身戴各种冰凉的、不知名的医疗器械,在麻醉的作用下,不知不觉沉沉睡去……原来,人在病痛面前是如此的不堪一击。
手术很顺利,特别幸运的是属早期发现,未出现癌细胞扩散转移现象。但是,手术位置距离喉部太近,很长一段时间内说话都将受到影响,我必须得放下手中的一切工作,居家休养。
我于2018年8月调入县城一所新建的学校,并担任学校的教务主任。万事开头难,工作生活节奏骤然加快,此时,它犹如奔弛的列车拥有了超强惯性,在这场疾病中才渐渐缓慢下来。但生活中的一切却依然如故,从未因我的离开发生过丝毫的改变。疾病带来的恐惧、居家休养的孤独、社会价值感的缺失,这都让我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变得郁郁寡欢,萎靡不振,还时不时一个人悄然泪下……
有时候,我还会一个人静静地思索:假如我就此离开了世界,我的人生能留下些什么痕迹呢?人生短暂而无常,能够拥有健康的身体,去做自已喜爱的事情是一年多么幸福的事。我从心底里对生命、对讲台,产生了一种从未有过的热爱与渴望!
我拾起了未读完的书悉心阅读,朱永新教授《新教育》一书中,新教育的“三专”理念、十大行动、九大定律,不断开拓我的视野,原来教育生活可以如此丰富!书中众多一线教师奋力生长的事迹,特别是与我同名的常丽华老师的事迹,更是深深感动着我,与之相比,我曾经的教育生命是何其的“其貌不扬”!
“成长,才是化解自己生活不如意的唯一可行途径!”
——《给教师的68条写作建议》
我也提起了搁置已久的“笔”,开始在简书中记录自己居家学习的思考、建校创业中的感动、人生特殊时期的感悟等。我想:我应该让病后失落、颓废的自己找到新的着力点,才能让自己有限的生命绽放出新的光芒!
困顿迷茫时,跌跌撞撞里,读读写写中,我萌生了加入新网师的冲动……
02 走进网师
人生本没有意义,你要能给它什么意义,它就有什么意义,你若情愿把一个六尺之躯葬送在白日梦上,这白日梦便是你的意义;你若奋发起来,振作起来,去追求,创造自己生命的意义,那么,你活一日便有一日的意义,做一日便添一日的意义。
——胡适
对于新网师,其实,我早有耳闻,也常常在“新网师”公众号阅读每日推出的美文。但对于加入新网师,身边的小伙伴们看法各不相同,虽说大多数人都有跃跃欲试之态,但还是颇有后顾之忧,害怕严格的学习要求与作业考评会影响开学后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但我在如此困境之中,内心深处对光的渴望,对自身价值的向往与认同,远远超越了它所带给我的顾虑。特别是新网师“热爱学习、热爱生命,热爱教育”的精神追求,更像是黑暗中的一把火焰,通过文字就已将我点燃!我原本就不是一个瞻前顾后之人,喜欢充满激情,富有挑战的生命状态,我只想牢牢地抓住它,让自己的生命中能少一点遗憾。
2022年,对于我而言,真的就是一个“开门红”!大年初一早上,我怀揣着既兴奋又忐忑的心情提交了入学申请,这可是除夕前我花了两三天时间写好的。没想到,晚上我便接到了新网师管理团队里郭小琴老师的入学提醒短信,这让我甚是兴奋。彼此互加微信后,我便成功进入了新网师春季学员群。这是一个有着近五百人的大群,群内人数每天都还在不断递增中,可见,每天都有新学员的加入,虽然正值假期期间。
更让我欣喜的是,大年初二,新网师编辑杨茜老师便主动加我微信,在祝贺我正式成为2022年春季学员的同时,十分礼貌地询问我是否可以在“新网师”公众号发布我的入学申请。对此,我乐意还来不及呢,内心深处那自然是一百个同意!
大年初四,我的入学申请《感恩生命中的每一次遇见》在新网师公众号发布,4000多字的入学申请文字,被编辑老师非常用心地配上了与之甚是契合的图片,显得高端又大气!我自己悄悄地看了一遍又一遍,满心欢喜地将它在微信中收藏起来。
大年初五,我县教研室分管新教育工作的魏巧灵主任,居然在新教育工作群里推送了我的入学申请文字链接!我县特别重视新教育工作,领导、老师们对新教育相关的公众号自然都有关注。在我县新教育几百人的工作群里,大家纷纷送上了“鲜花”与“掌声”,以此向我表示祝贺!自己两三天努力的成果被他人看到与肯定,这对我来说真的是莫大的激励!更重要的是,入学申请的发布带给我的还是一份难得的自信,让我有胆量在新网师这个陌生而又热情的世界里四处行走,更让我拥有了重返工作岗位的勇气与力量……
此后的每天,春季学员群里都有老师们分享着自己的阅读感悟、成长心得,也推送共享着各学科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更有丰富多彩的线上共读共写、云端论剑活动层出不穷……单单通过这个微信群,我就有幸聆听了四五期有关春季选课的指导课程,关注了大家分享的众多优质公众号,还参加了群里推荐的寒假线上公益研修活动……一度平淡消沉的生活开始变得忙碌起来,充实起来,我的心情也开始快乐起来。
由于自己对课程在一周中的时间设置、共读打卡、提交作业等具体学习要求研读不透彻,春季课程选课时让我一头雾水、一脸迷茫!我鼓足勇气试着在微信群里询问,让我意外地是,问题一发出,便有老师热情解答帮助。特别是郑建业老师(后来才得知,他是我们新网师写作课程主讲教师之一)更是主动加我微信,在课程科目、数量的选择上给予我详细的指导。最终根据我个人所任教的小学语文学科以及前期阅读的基础,我顺利选取了《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学》《小语研课》两门课程,满怀期待地开始迎接线上课程的开启。
03意外之获
2022年2月28日,是《小语研课》课程首次开讲。
这一天是周一,按照学校的惯例,下午放学后要召开两个校区的全体教师会。刚刚开学,近段事务繁多,会不会影响今天的课程?我在心里嘀咕着……
会议期间,我不由自主地数次翻看手机,时间一点点临近,校长讲的什么内容,其实我一句也没有听进去,脑海中幻想着授课老师的样子以及她会以什么样的方式开启课程的学习?
会议结束的一瞬间,还未离开会场,我便迅速点开了钉钉群,群状态显示为“正在直播中”。我一边下楼,一边打开手机声音,直播群里貌似李老师正热情询问着什么问题,大家一直在互动区里回复“1”。于是,不管三七二十一,我也快速跟着回复“1”……
当李老师将问题再次重复时,“已经选修过这门课程的老师请回复‘1’!”我顿时傻了眼……我可是新生耶!不认真听课学习,还真是要出差错的!
“几百人呢?不一定会看到的……”我顺势自我安慰了一番。
“开课之前,我们先来热身一下,连线几位老师,互动一下。”李亚敏老师在屏幕那端热情地招呼着大家!那热情劲、那直爽的性格,真是让人喜欢!
“22-1-0-2-8”这学号越念,我怎么觉得越熟悉呢?也越让我感到不可思议!哈哈,没想到,居然是我,是我!近六百人呢,这真的是“歪打正着”!
得嘞,李老师热情连线,咱得硬着头皮接招呀!于是迅速连通了李老师,向李老师真诚地表明自己新生的身份,对跟风似的在群里发信息表示歉意。
李老师满脸笑容,顺势询问我学习此门学科的目的和期望,此时我把《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这本书上预习过的内容完全抛至了九霄云外,真真的一顿胡说八道!不过,李老师很善解人意,也很宽容,在屏幕里对我满是鼓励。
“书到用时方恨少”!这是第一节课上意外连线便带给我的最大感受。此后,通过读书打卡圈、学科钉钉群,我更是深深感受到新网师是一个庞大、优秀的教师成长共同体,曾经在写吧、暑期学习中结识的优秀的小伙伴们,在这里都有他们的身影……学员们一个个学习热情极高,随时随处打开他们的作业,都会让我有太多的启发!
原来,自己不说是这教师群体中的沧海一粟,但也渺小、普通的不值得一提!人,往往就是这样,只有越往外走,才能发现山外有山,峰外有峰,真可谓是“金河一去路千千,欲到天边更有天”!
于是,在团队有力地簇拥中,我也开始啃读自己一知半解的那些专业书籍《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红笔黑笔,圈点批注,勾写记思;在线反复聆听老师的每一次讲座,记录下每一句敲中内心、引发思考的句子;认真审视每一次布置的作业,倾情完成,按时提交……
只有做得精彩,才能写得精彩!
——朱永新
与此同时,早晨,我与孩子们开启了形式多样的晨读课,同他们快乐共读经典;课堂上,我们激情飞扬地记录一天的学习生活;课下,我们一起去实践基地参与农耕活动……每天,我也会结合《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学》课程的学习与日常阅读,对所谓的学困生进行细致的日常观察,并在简书上进行记录,还写进了自己的打卡文章,《他哭了,我懂了》《晨读风波》等多篇打卡文章被圈内观测老师置顶,设为精华。
在充实的工作、学习之余,每天我还都会提前到校,待学生到来之前,在偌大的操场行走锻炼。即便是这短短的十分、二十分钟,也往往能换得一天的神清气爽,工作起来也仿佛更加得心应手。时间久了,哪怕是周末、假期也会三五好友相约一起,每天坚持六点出门锻炼,有时随强劲音乐在活动广场快走,有时一起步行去两公里外赏荷观景,还会专门为一家人购置大家爱吃的早餐……一段时间下来,我不仅成功减下10斤体重,脂肪肝也自此不见踪迹,整个人身心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舒展。
04初心不改
在新网师修炼的半年时间里,我逐渐养成了体验、观察、思考、记录的习惯,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改变了我日常的工作与生活。
2022年下半年,疫情反反复复,云端授课成为了教学的常态。但是,网课进行一个月之后,不少学生、家长都出现了懈怠心理,作业提交也不及时了,上课在线人数也下降了不少,完全没有了刚开始网课时的新鲜感。更有家长通过微信、电话向我反馈因孩子居家学习问题,亲子矛盾有日渐升级之势……
什么样的方法才能更好地锁住屏幕那端的目光?什么样的任务能让学生更愿意去完成?如何才能提升孩子主动成长的内动力?我不时思索着这样的问题,也和同事们研讨着逐一解决的办法。
新网师学习群、打卡圈里,大家每天也都在交流、书写着类似的话题,很多老师还都记录下了自己颇是有效的作法。阅读之后,我都会逐一记录,并在我们的集体备课会议上进行研讨交流,对于适合的作法,我们便逐一进行大胆的尝试!
于是,线上授课时,我开始尝试不定时露个脸,与学生在云端见见面,让学生对线上课堂有了些许新的期待。同时,更加关注了课前预习,课前推送自主预习单,课堂之上实现师生的角色互换,让学生在线讲讲题。这些不同往昔的做法,都让学生眼前一亮,好奇心和好胜心被激发出来,线上课堂学习状态出现了逆转。
同时,我在《现代极简移动微课》课程的启发下(我没有选修此门课程,但是通过公众号上相关的文字也得到了一定的启发),通过网上相关的培训学习,下载、学习、运用了各种小程序来助力自己的线上课堂教学。开课前,播放那些带有上课铃声进教室的视频,这仿佛一下子把学生带回了熟悉的校园,学生看到后立马坐姿端正,等待我正式开课;还学会了利用智能小助手反馈前一天的情况,这种电影开头般的视频,好似把课堂搬到了电影院,瞬间忘记过去牢牢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对知识点的梳理总结真的是到位又高效!最有趣的是丰富多彩的课前游戏,课堂随机点名神器、在线抽奖砸金蛋等,孩子们最喜欢,沉闷的网课充满了欢声笑语……
我还根据班级线下学情,组建了线上学习小组,充分发挥各个小组长的作用,让孩子们的学习交流从课堂延续至课下。“一个人不想学,一群人让你不好意不学”;每次布置作业时,更是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将“上传此刻自己步入太空的照片”“请你解决当前世界疫情问题”“上传自己应邀参加国外访谈的照片”等任务项目幽默地融入当天自选作业项目之中,既激发了学生每日对作业的期待,又潜移默化中在孩子们心中根植下了梦想的种子;还通过班级微信群每天送上教师寄语,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
一系列的举措,让孩子们居家学习的状态渐渐有了明显改变:每天上线及时了,课堂发言积极了,作业书写规范了,“鸡飞狗跳”的居家学习现象减少了……
原来,学习可以让原本重复的生活变得不再单调,思考与改变也可以让我与孩子们的整个世界都变得生动美妙起来。
05华丽蝶变
2022年9月底的两周,是下半年线下授课仅有的一段时间,与此同时,我接到了市级名师复试的通知。因为考虑疫情因素,本次市级名师面试需要在三、四、五三级上册课本中随机抽取一课,进行微型课展示及现场答辩。这可让我有点傻了眼……
自从2018年来到新的工作单位,一直担任了低年级段的语文课。包括前年的高级职称答辩,参与的也都是低年级段课程的答辩。而这次面试,却十分优雅地避开了低年级学段,选择了三、四、五年级上册这三本教材。四年的低学段教学经历,不知不觉中让自己在课堂上说话时多了几分孩子气,就连同事玲玲在听过我的公开课后,都不止一次地评价说:“那都不是你吧?怎么和课下完全换了一个人似的?”一二年级的孩子,逼得你不得不温柔起来,因为你的火冒三丈,不仅对他们无济于事,而且让你自己也筋疲力尽到败下阵来。相反,你的温柔表扬、点名激励、榜样引领,他们更喜欢!
翻看四、五年级的教材,尤其是看了五年级的课本后,我发现因为学段的跨越,对教材的不熟悉,使得自己在教学重难点的把握上显得比较吃力。高年级的课文在篇幅上更长,立意上更深,方法上也更加注重学生学习方法与核心素养的培养,这显然与低学段有着诸多的不同呀。还有自己的说话方式、学习评价方面都必须得做出调整与改变,如果还一味按原来的语气上课,那一定会是一场闹剧吧?
翻看老师们曾经用过的教案,我发现可借鉴的仅是点滴而已(我发现自己还真是挑剔),因为我深知,名师考试不比职称答辩,它是一场赛事,它是优中选精!它不仅要考察你是否具有一线授课的丰富经验,更要考察你是否对课标、对教材有精准的把握,更看你是否在这节课上具有独特的见解。这样的赛事,两年才进行一次,“能者上,庸者下”,本次我已是第三次参加。想想五年来的两次失败经历,我一点也提不精神来,脑子里更多的念头便是:放弃吧!老公也风趣地安慰我说:“考上了涨工资?又不涨工资,歇歇吧!”但我一想到新网师里那一个个比自己更优秀却更努力的“战友”们,我就暗暗给自己鼓劲:
临阵脱逃不应该是新网师学员的行为,必须得奋力“迎战”,倾力一搏!
我将自己关在办公室里,利用《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中文本解读的方法,先是一篇篇研读文本,《慈母情深》一文竟让自己读得泪流满面,文中细致的场景描写,真实的人物对话,复杂的内心情感,都让我感动不已。自己在日常写作上缺乏的不就是这种细腻真实地描写吗?看来,研读教材不仅可以提升授课水平,连写作方法都可以借鉴呀……单单研读文本,就让我收获颇多。
就这样,白天,研读文本,阅读教参,将重点课文的教学构思梳理成简案;晚上,别人都下班了,自己则独自一人在空荡荡的教室大声讲读,练习板书,一直到深夜;每天走路,心里嘴中都是念念有词,迎面走来老师打招呼,其实也完全不知道说的什么,颇是有点走火入魔的感觉……
精心充分的准备,新网师人精神的激励,最终使得我在这次复试中脱颖而出,成功获得“市级名师”这一荣誉。要知道,这可是打破了我县多年来市级小学语文名师仅一人的局面啊!因为在我市,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各阶段名师的认定,都要经历严格的笔试和面试环节,并且每届每县总人数基本不超过十人!更让人欣喜的是,还因为我各方面表现突出,被市教体局同时又确定为省级名师培育对象,未来两年时间里,将有幸在中原名师的培养引领下向着更高的目标奋进。
与此同时,通过《教师专业阅读与专业写作》的课程学习,也让我在教育写作的道路上收获满满。2022年3月15日,我撰写的一日叙事《擦亮每个平凡的日子》在新网师公众号发文;课题研究成果《名校网络课程应用的实践与探索》在《河南教育》期刊2022年第9期刊发;2022年11月25日,教育随笔《老师,请您露出孩子心中最美的脸》在“小学语文教学杂志”公众号发文。个人简书号上,教学随笔、教育故事、课堂设计、反思总结等日常记录更是达到70多万字,不知不觉中提升了个人思考力、行动力、研究力。
人生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
——著名作家柳青
回看2022年走过的点点滴滴,我满心感恩,又倍受鼓舞。感恩与新网师的美丽遇见,让我找到了自己精神成长的乐园,不断汲取到了奋力向上的力量。在这里,我更深深地明白了:不断学习、努力生长才是一个人改变自我、不断突围的“不二法门”。
其实,人生“困境”又往往无处不在,但只要我们心向阳光,又何俱远方?2022,我们向光而遇;2023,我们沐光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