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每个人都想成为一名有能力的人,但是什么才算是有能力的人呢?可能不同行业不同角色的想法是不一致的。比如:医生要有高超的医术,会被认为有能力;程序员,要有优秀的编程能力,会被认为有能力,等等。
上面举的两个例子,其实都是针对各自岗位的业务水平,只能说是业务能力比较厉害。《异类》这本书中提到过10000小时法则,加上《刻意练习》当中提出的使用正确的方法去练习。坚持下去,基本上每个人都可以在某个岗位取得优秀的成绩。
那么到底怎样做才能被称为有用的人呢?《正面管教》中提出了成为一个有能力的人所必需的“七项重要的感知力和技能”。
对个人能力的感知力------“我能行。”
这一条就是自信,当我们做事的时候,首先考虑的应该是我能行,而不能想“诶呀,我比较笨,恐怕够呛”。
最近身边有人刚刚报名了考驾照,而且是自动挡的。我跟她说这个不难,正常来说2个月应该就过了,但是她想的是:“我笨,我的目标是1年考过就行了。”
如果她真的抱着这种想法的话,她其实考完的全部时间也就是两个月,就是那最后两个月。因为没有紧迫感,再加上自身认为自己笨,所以前面的10个月基本上都浪费了。
这里提醒一下,需要自信,但不是盲目自信,要有自知之明。比如当你去公园的湖边散步,听到湖里有人喊救命,而你并不会游泳,但是你自信的想我能行,我要自信,然后跳进去救人。这样的结果就是过一会儿会有人来救你们俩。
对自己在重要关系中的价值的感知力------“我的贡献有价值,大家确实需要我。”
在身边的圈子中对自己的一个定位,每个圈子要想长久的存在,就必须要付出和回报平衡。在圈子中的付出,帮助到了别人,你就会感受到自身的价值,大家确实需要你。
对自己在生活中的力量或影响力的感知力------“我能够影响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
这一点可以理解为自知。就像前面下水救人的例子,你一定要有自知之明,了解自己是一个什么的人,有哪些能力。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其实并不明智。
内省能力强:有能力理解个人的情绪,并能利用这种理解做到自律以及自我控制
自律的人生很可怕,当你胡吃海塞的时候,别人在运动;当你玩游戏的时候,别人在看书写作;当你在刷朋友圈玩某音的时候,别人在做每日复盘;当你日复一日的重复昨天的生活时,别人已经离人生巅峰越来越近。
人际沟通能力强:善于与他人合作,并在沟通、协作、协商、分享、共情和倾听的基础上建立友谊。
沟通已经成为了当今招聘信息上的一条重要的指标。哪怕是朋友间的交往,也需要良好的沟通。
整体把握能力强:以有责任感、适应力、灵活性和正直的态度来对待日常生活中的各种限制以及行为后果。
有责任感有担当。于是不怕困难,遇到苦难想办法去解决而不是退缩,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任何困难和问题都有解决的办法。即使失败了,也要勇于承担责任,从中吸取教训。
判断能力强:运用智慧,根据适宜的价值观来评估局面
有大局观和远见,根据当前形式,做出正确的选择。
以上既是成为一个有能力的人所必需的“七项重要的感知力和技能”。如果你能专注的培养这些感知力和技能,相信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生活中,甚至是婚姻中家庭中,都能取得很好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