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劳死再度成为热点
拼多多事件还没彻底平息,日本“过劳死“问题再上热搜,而“过劳死”话题,并不新鲜;
据日本联合广报事务局统计,日本人加班理由第一位是“工作量大、人手不足”,其次是“预定工作外的突发情况”、“旺季淡季明显”、“工作排期短”等。
很显然,过度加班,并非不可提前避免,而是人为的安排。
为了解决这个社会问题,日本政府不断地推出各种政策措施:
- 发布《预防过劳死等预防对策白皮书》
- 开始实行“超级星期五”计划
- 提高带薪休假时间
- ……
然而实际的效果并不理想,“过劳死”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反而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先进的生产关系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二战后的日本百废待兴,在自身资源短缺的情况下,想要继续排在世界前列,快速发展经济是首要任务;
而新生人口急剧减少、老龄化加重的事实加重了劳动力供应问题;
一边是需求的快速膨胀,一边是供应的严重不足,唯有通过提升单位生产力;
而短期内并没有办法通过技术的变革提高生产力,且在人的数量上没有办法提升,就只能通过人的时间上拉长,加班便成了必然的;
加班,是经济快速发展需要的先进生产关系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在短期内,这种矛盾不会减少,除非技术上有大突破,从而解放对人的劳动力需求。
越是中产阶级,越是对未来充满焦虑
自工业革命以来,草根阶层通过奋斗跃迁为中产阶级,无论是财富水平还是资源,都明显地突破了原有环境的限制;
这种阶层的跃迁,使得中产阶级对于未来充满着希望,同时又充满了焦虑,处在七上八下的状态:
一方面,来之不易的生活,让中产阶级更加珍惜,害怕“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另外一方面,经历过成功跃迁,看到奋斗能够带来有效的结果,便希望继续挑战阶层的跃迁;
这种矛盾的存在,使得中产阶级自觉超时“上班”。
突破出囚笼,只为自由故
《肖申克的救赎》这部电影一直是人们心中的经典,影片探讨的核心便是人人一生追求的:自由。
人为了什么而工作?终极目标其实还是自由;
- 财富自由
- 时间支配自由
- 选择权自由
- ……
裴多菲曾在著名诗歌《自由与爱情》中说: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 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
但单一的职场成功并不能为人生带来自由,拼命地追求一时的职业成长,只会让人陷入无尽的失望之后,这种活法并不明智;
经济大环境要求职场人拼命,外部环境大趋势不可撼动,那我们只能让自身突破此牢笼;
该休息的时间休息,手机该放下就放下,学好兼顾职场与生活这一堂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