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社会,有一支生花妙笔是很多人的梦想。但是文章总是词不达意,无法进行有效输入,怎么办?
1 准确定位,寻找到合适的领域
写作其实是一个很宽泛的领域,并不是说作家擅长写所有的题材。譬如张爱玲是有名的作家,擅长于写中篇小说,长篇小说却写得很糟糕。同样的题材写成《金锁记》,被傅雷赞为文坛最美的收获之一。但改成长篇小说《怨女》后反响寥寥。令她红遍上海滩的小说是《第一炉香》和《茉莉香片》,但这都是写的是没落大家庭子弟的故事,在后期,张爱玲涉及时政和土地改革,撰写《秧歌》就失去了昔日的光彩。鲁迅撰写了中国第一部现代白话文小说,誉为中国现当代文学八大家之首,但鲁迅写的好也是反映旧时代的短篇小说、散文和杂文。他一直想写一部反映中国红军的长篇小说,无奈受生活所限,并未写成。这样的例子简直枚不胜举。
因此,作为初入文学殿堂的我们切不可好高骛远,希望所有的题材自己都拿手。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阅读素养,寻找到适合自己的领域,是写小说还是散文、杂文抑或干货文章。情感、育儿、职场还是历史,选定一个垂直领域后,深耕细培,从而树立具有自己特色的IP。
2 研读经典,敲骨吸髓汲取营养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作为想写作的人来说,最头疼的往往是如何用合适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用什么样的形式更好地扩大作品的影响力和受众群。无他法,唯有多读书,读好书,会读书。
读经典是提高写作能力的捷径。从作者如何谋篇布局到作者如何塑造人物形象到作者的语言词汇的精练都是值得自己学习的。在碎片时代,我们习惯大量的走马观花的阅读,只图热闹对提高写作无益。一天读十篇文章,不如十天细读一篇好文章,铭记于心,化作笔底。
3 日更不辍,锤炼思考写作能力
有了大量的输入之后,如果不进行有效地输出,那么读书等于没读或者自娱自乐,读书人也就是四脚书橱而已。只有经过思考和梳理,才能将别人的文字转为自己的思想。
读过大量书籍的人往往会有一览众山小之感,但是只有写成文章才会明白写作其实是一件很艰难的事情。说话容易写字难,读完一本书感想颇多,但是却写不出自己的感受是一件很沮丧的事情。在写作的过程中,我们往往会体察到自己思想的贫瘠,词汇的贫乏,克服这样沮丧的心情,再回头研读经典,推敲别人的写作技巧,反思自己的写作习惯,建立自己的写作素材库,从而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日更的灵感如何来?来源于生活,写下自己对生活的观察,也是以后的留念;来源于社会热点,甄选比较各大媒体对社会热点的评论,从而生发自己的感想;来源于书籍,写下自己的感悟。
确定写作领域——每日阅读——建立素材库——定时定量写作——反思写作不足——寻找该领域经典,反复阅读——再写作——再反思,从而形成良好的写作循环,相信你一定可以逐渐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