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国演义》中,马腾被刻画成十足地忠臣形象。
董卓乱政时尝起兵应诏,为十八路诸侯之一;后受献帝诏,讨伐董卓余党李傕、郭汜等部;曹操迁都后,马腾更是入朝参与了「衣带诏」事件。
最后被曹操以假诏诱入京,惨遭杀害,导致马超起兵反叛。
然而《三国演义》是以「尊刘抑曹」为核心思想。
而马腾之子马超,又被刘备尊为五虎上将之一,故而小说作者在树立马腾形象时,刻意遮掩了诸多不利于马腾忠臣形象的负面事件……
马腾在历史中,首次出场是在凉州之乱期间。
参《典略》载曰:「灵帝末,凉州刺史耿鄙任信奸吏,民王国等及氐、羌反叛。州郡募发民中有勇力者,欲讨之,腾在募中。州郡异之,署为军从事,典领部众。讨贼有功,拜军司马。」
马腾参与讨伐了,王国及氐、羌之反叛,以军功而拜军司马。
又《后汉书·董卓传》载,‘中平三年(186)冬,韩遂乃杀边章及伯玉、文侯,拥兵十余万,进围陇西。太守李相如反,与遂连和,共杀凉州刺史耿鄙。而鄙司马扶风马腾,亦拥兵反叛……共推王国为主,悉令领其众,寇掠三辅。’
换言之,马腾在获取一定兵权后,主动加入叛军,参与「三辅作乱」。
参《后汉书·傅燮传》中载,‘中平四年(187),鄙率六郡兵讨金城贼王国、韩遂等……行至狄道,果有反者,先杀程球,次害鄙,贼遂进围汉阳。’
即凉州刺史耿鄙被害时间是187年。
不过《后汉纪·孝灵皇帝纪》却载曰「中平五年(188)夏五月」。
总之,可以确定马腾佣兵反叛的时间,是在187-188年间。
又《资治通鉴》载:「中平六年(189),韩遂等共废王国,而劫故信都令汉阳阎忠使督统诸部。忠病死,遂等稍争权利,更相杀害,由是寝衰。」
故从时间上来看,联军讨伐董卓之时,马腾正与韩遂「更相杀害」,又岂会响应参战。
参《后汉书·董卓传》载曰:「初,卓之入关,要韩遂、马腾共谋山东。遂、腾见天下方乱,亦欲倚卓起兵。」
事实上,马腾反而选择与董卓沆瀣一气,共同谋划关东诸侯。
如此「初平三年(192),遂、腾率众诣长安」,则不可能是受献帝诏而来。
此时董卓已故,朝廷由李傕、郭汜掌控。献帝即使有能力发出密诏,马腾入长安的初衷亦非出自忠君,反而是欲趁董卓已故之机,袭取长安。
即使未果亦可谋求政治利益,而李傕等人亦未选择与其鱼死网破。
参《三国志·马超传》载,「以遂为镇西将军,遣还金城,腾为征西将军,遣屯郿。」
郿县位于右扶风,已是关中境内。由此可见,马腾与李傕、郭汜军已然达成某种程度之合作,不仅继承了当初与董卓之约定,甚至更进一步。
并未从中感受到马腾任何忠君之心,与李傕、郭汜相比,亦不过是一丘之貉而已。
历史上,马腾选择率兵相击李傕,却与忠诚、正义无干,而是在酝酿一场政变……
参《后汉书·董卓传》载,「兴平元年(194),马腾从陇右来朝,进屯霸桥。」兴平元年,献帝将行元服之礼,马腾等人先是以献帝元服秉政为由入京面圣,并借机「进屯霸桥」。
「时腾私有求于傕,不获而怒」,但所谓「私求」不过是迷惑李傕之借口。
参《典略》载曰:「是时,西州少谷,腾自表军人多乏,求就谷於池阳,遂移屯长平岸头。而将王承等恐腾为己害,乃攻腾营。」
实际上,马腾是以西州缺粮为托词,妄图屯兵池阳,对长安形成夹击之势。
后与侍中马宇、右中郎将刘范、前凉州刺史种劭、中郎将杜禀合兵攻李傕。
又《袁宏纪》曰:“是时马腾以李傕等专乱,以益州刺史刘焉宗室大臣,遣使招引共诛傕。焉遣子范将兵就腾。”可见,如此内外勾结,绝非马腾起于私怨,而临时起意。
相反,此战应是马腾蓄谋已久,妄图取代李傕,掌控朝廷。
而后来所谓的「衣带诏」事件,亦与马腾并无关联。
时关中以西十几股军阀割据,以马腾、韩遂势力最强。据《三国志·钟繇传》中载,“建安四年(199)曹操方有事山东,以关右为忧。乃表繇以侍中守司隶校尉,持节督关中诸军,委之以后事。繇至长安,移书马腾等人,为陈祸福,马腾遂遣子入侍。”
马腾选择「遣子入侍」,实际上是在观望,曹操与袁绍之战的最终结果。
官渡之战后,马腾则是顺势归附曹操帐下,并多次助曹操御敌……
参《三国志·张既传》中云,建安七年(202),袁尚拒曹操于黎阳,遣所置河东太守郭援、并州刺史高干及匈奴单于取平阳……而马腾遣子超将兵万馀人,助曹操大破敌军。
后高干复举并州反,河内张晟众万余人寇崤、渑间,河东卫固、弘农张琰各起兵以应之。马腾再次出兵助曹操破之。
建安十三年(208),曹操至此彻底平定北方。
又《典略》载曰:「征腾还屯槐里,转拜为前将军,假节,封槐里侯……后又征为卫尉,腾自见年老,遂入宿卫……」马腾亦做出最终决定,选择归附曹操。
而且曹操亦是待马腾以诚,未曾生出谋害之心。
《三国志·武帝纪》有云,‘建安十六年(211),张鲁据汉中,三月,遣锺繇讨之。公使渊等出河东与繇会。是时关中诸将疑繇欲自袭,马超遂与韩遂、杨秋、李堪、成宜等叛。’
有如此结果,并非关中诸将猜疑,而是从未诚心归附所致。
因为如果曹操占据汉中,则是彻底从三面封住了关中诸军的生存空间。
而这些「关中诸将」却妄图可以继续保持半独立状态,并不愿看到曹操将西南之路锁死,故而选择拥兵反叛,以图建立独立王国。
故而马腾之死,完全是马超狼子野心,反叛在先之恶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