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撤离北京的日子越来越近了,在北京生活整整10年,家里积攒的东西太多啦。主要因为目前住的房子有蟑螂的缘故,绝大部分东西我都不准备要,要么卖二手,要么扔了。
所以近期卖了好多闲置的物品。其中有一件是宝宝餐椅,我是在曾经的生产医院孕妈群里卖的,买的姐妹是个活泼开朗,高学历的辣妈,但是呢很会过日子,能二手就不买新。她在询问餐椅情况的过程中,还问了我有没有其他母婴用品出售,一起买了,比如腰凳等等。最终呢,她在我这里只买到了餐椅。
我想说的重点是,当我闲下来无聊仔细回忆我俩聊天过程时,我发现在我的讨好型人格体现的淋漓尽致。
首先呢,我出售二手物品,总是以一种完全利他的心理进行的,甚至不惜损害我自己。
我对餐椅的定价很低,几乎是白送的价格。500多买的,我卖了50。我对餐椅进行了360度无死角的清洗,就想将尽量干净的餐椅交给买家。这是为什么呢?我这么费力图什么呢?以我对自己的了解,我应该是想要个好评,希望买家姐妹拿到餐椅后,内心能觉得:哇,这姐妹真棒,我这餐椅买物超所值了。
那个姐妹还想要其他的,我就特别想我这有的也正好是她需要的,可是好多东西不是,因此我心理还有点小失落。唯一还有她需要的是腰凳,在我家老二还有可能需要这东西的情况下,我竟然有便宜卖给她的想法???难道此时让她买到心仪的物品,成了我最开心的事???
回忆到这里,我对自己的内心想法表示吃惊呀!
这也许就是传说中的讨好型人格吧。
读初中时,有一个女同学就评价过我,说我是个老好人。我呢从不和别人起冲突,即便是有了分歧我也是那个顺从者。
我一直以来非常在意他人对自己的评价,评价好呢,我会开心一天,评价不好呢,我会产生消极情绪,会反思如何让他对我评价好。如果有人说我穿的某件衣服不好看,那么这件衣服以后我就不会再穿了。
上大学的时候,上课的座位是自己随便坐的,我总喜欢坐在最后面,因为只有我身后没有人了,我才会放松下来,自然的上课。如果我后排还有同学,特别是有我知道暗恋我的男生,那么这堂课我啥也听不进去了,脑袋里想的都是:他在看我吧,他会如何评价我,就连我的动作都变得不自然。哈哈,现在想来,那时候真的活的好累。
上班后,这种讨好行为缓解了一点,但是还是有很多。
这让我不得不重视这个问题了,好好了解下讨好型人格。
什么是人格
人格(personality)是指个体在对人、对事、对己等方面的社会适应中行为上的内部倾向性和心理特征。 表现为能力、气质、性格、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价值观和体质等方面的整合,是具有动力一致性和连续性的自我,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心身组织。 整体性、稳定性、独特性和社会性是人格的基本特征。
讨好型人格的行为表现
“讨好型人格”的人,常常“损己利人”,优先照顾别人需求,牺牲自己权益。“讨好型人格”的人,常常害怕和回避冲突,为了避免冲突,宁愿顺从别人。
ps: 我太符合了😓
什么样的成长环境造就了讨好型人格
“讨好型人格”的人,通常成长在难应付的照料者环境。“难应付”可能是照料者脾气暴躁,或者情绪喜怒无常,或者经常打骂、指责等。总之,让孩子常常处于恐惧、害怕、担心、难过等难受的负面情绪中。
试想:如果我们面对一个情绪激烈的人,想要让对方情绪平静,是据理力争,激烈对抗更有用,还是顺从对方,更容易让对方平静?
自然是顺从对方。
ps: 回想自己的成长环境,确实挺难应付的。
- 从小爸妈经常在我面前吵架,时不时就动手打起来,或者妈妈离家出走。记得妈妈还轻生过一次,被救回来了,这件事情直到现在我哥都不知道。
- 家里窘迫的经济情况我妈妈总和我说。
- 因为从小我脸上就长满了斑点,这让我非常的自卑,出了家里以外的环境,我都低头走路,不敢面对他人。我特想祛斑,但家里没钱,在电视上看到祛斑产品的广告,我想尝试却没人支持我。
想想无论在家还是在外,我的环境都挺难应付的。
如何改变“讨好型人格”
改变的第一步,可以对自己宽容些。
尽管“讨好”的人际模式,现在对自己弊大于利,认为是问题,但在较长的时间内,它是帮助自己度过一段不容易的童年经历的好帮手——面对难应付的照料者,因为“讨好”顺从,让自己吃苦更少。也因为这种方式伴随自己多年,改变也需要时间。
不用苛求自己快速改变,可以给自己多一些时间,一点点改善。
第二步,提高觉察自身需求。
日常的当下时刻,询问自己“我现在想要什么”。一开始这么做,可能得不到什么回答,保持练习。持续之后,可能偶尔会出现自己想要什么的回应,如果当时条件允许,满足自己。
第三步,行为试验。
选择信任、亲近的人,尝试在关系中改变:优先满足自己需求,而不是照顾对方需求。尝试改变习惯性照顾他人需求的“讨好”模式,一开始可能很担心、恐惧,这种反应来自大脑的自动反应多些。
可以先做些心理建设,问问自己:如果先照顾自己需求,最糟糕的结果是什么?发生的可能性多大?
人格的改变,总是需要时间。心理咨询治疗中,人格的改变通常是一年以上。自我改善人格,更需要对自己宽容些,允许自己一点点改善,不用着急。
在这里想对以前的自己说声对不起,让你过得太辛苦了。愿以后的你,多多爱自己,多多为自己着想,先悦己再悦人。
最后送自己一句话:沉浸式做自己,不要东张西望,悦己才是荒芜人生的解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