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精神不受力”的人

      最近网上传着一个新词,“精神不受力”,大意是指在面对外界纷扰时,能够保持内心的宁静与坚韧,不轻易被外界评价、事件所影响。这个词跟屏蔽力、钝感力意思差不多,都是在告诉我们做到内核稳定,不轻易被外界所影响。

        实际上,真正能做到不介意外界声音的人真的不多。我觉得自己曾经就是一个“精神受力”的人,自卑,敏感,别人一句信息不回,一个电话不接,就容易胡思乱想,而且是往不好的地方瞎想,觉得是已经说错了话,做错了事,别人才会这样对待自己。但是当看到同样的事情发生在别人身上时,别人并没有如此的敏感多虑,才觉得是自己太过敏感。有时候很想主动做一件事情,但看到身边的人都没有这个想法或者给我泼了冷水,自己也就放弃了。就像写作,一直想在朋友圈公开写作,但一直没敢动起来,就是担心别人会有这样那样的想法。

      这几年,随着自己经历的增多,感觉人也在慢慢的成长,变得不再那么敏感自卑了,自己想做的事情也越来越敢去做了。这世界上大部分人都是普通人,如果你自己有一些好的想法因为这些普通人的不同意见,而不敢去行动,那最终也只能活得很跟普通人一样平庸。

      一、别太在意他人的看法。作家余华说过:“生活是属于每个人自己的感受,不属于任何别人的看法。”

      正所谓:人生百态,众口难调。如果你太在意别人的眼光,最后受伤的只会是自己。人生在世,无论你怎么做,都会有赞同的声音,也会有嘲笑的挖苦。心理学中的“焦点效应”讲到:太在乎外界评价,会让你陷入抑郁。如果你是家长,教育孩子时没必要把别人的看法捆绑成自己的期待,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花期和节奏,那是你的孩子,不是你的面子。

        其实,把孩子的未来交到别人的嘴里,是最愚蠢的事情。你要做的,就是正确的引导,并且屏蔽掉外界不友好的干扰和噪音,让他们活在自己的世界里,而不是活在别人的七嘴八舌中。捋清楚这样的逻辑事实,你不会再焦虑,孩子或许也可以更加自信开朗。

      二、接纳真实的自己。心理学大师罗杰斯说:“爱是深深的理解与接纳。”世上不存在完美的人,人,就是优点与短板并存的。大智慧的人,首先就是认清自己,然后充分的接纳自己。

        罗曼·罗兰说:“每个人都有他隐藏的精华,和任何别人的精华不同,它使人具有自己的气味。”当你敢于直面自己时,你所处的境遇才会正向的发展,并朝着你预计的方向发展。那些不愿接纳自我的人,会把自己搞得头晕脑胀、疲惫不堪,最终仍旧一场空。

      三、不要过度敏感。朋友的一句话,家人的一个动作,领导的一个眼神,自己就会在心里过分的揣摩分析。很多人会对生活中发生的小事很敏感,导致自己焦虑感很强,让自己在委屈中度日。俗话讲:有心者有所累,无心者无所谓。人生在世的幸福,莫过于放空自我。千万不要过度敏感,让自己活在惶惶不可终日的委屈中。正如渡边淳一在《钝感力》中讲到:“拥有钝感力,不管多痛苦的事情,都能转化为对自己有利的因素。”

        四、与过去和解。莫言曾说:“世事犹如书籍,一页页被翻过去。人要向前看,少翻历史旧账。”人生在世,没有哪个人是一直顺风顺水的,不可避免的会经历失败和遗憾。既然无法改变过去的和遇到的一切,那就让以往的积累成为你的垫脚石,看向更远的未来。《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的作者——塔拉·韦斯特弗,即使她生活在一个很糟糕的原生家庭中,也没有活在抱怨和放弃中,选择与自己和解。塔拉对未来是向往的,最终成为剑桥大学历史学博士。

      五、勇敢追逐自己的梦想。趁着年轻,趁着还有梦,大胆地去追逐,放肆地去折腾。很多事情,你不决心尝试,永远都不会知道结果会如何。成也好,败也罢,只要你勇敢地迈出了第一步,相信一定能收获意想不到的惊喜。

      人这一生,不妨活得洒脱些。尽管去泼洒自己喜爱的赤橙红绿,尽管去敲打属于自己的鼓点节拍,勇敢地追求自己的星辰大海。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