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特的一生》·Day25·“事件·时间日志”(10)】
这是“崔律精时力之100天挑战《奇特的一生》阅读”系列,今天是2019年2月26日。
一、原文:
P75
总结完上一年,就该制订下一年的计划了。下一年的计划是根据柳比歇夫提出的任务大致安排的。
中心任务(1968年)是8月份在莫斯科召开的国际昆虫学会议,我准备在会上做个报告,谈谈经验分类法的任务和道路。
他写道,哪些论文该在会议开幕前写完,在鉴定跳甲属上要做哪些工作,在乌里扬诺夫斯克、莫斯科和列宁格勒各待多少天,那几年中他的主要著作《文化史上的德谟克利特和柏拉图两个流派》写多少页,分类学和进化论方面的《论分类学的未来》写多少页。然后大致安排一下时间,用他的计算单位来表示:
第一类工作 570(564.5)
路途往返 140(142)
交际 130(129)
私事 10(8.5)
诸如此类,一共是1095。
括号内是完成数字。括号内外的数字相差无几,说明他能多么精确地提前一年计划他的生活。
他在总结中吹毛求疵地记上一笔:
第一类工作完成564.5,原计划570,赤字为5.5,即1%。
也就是说,一切都相符,误差仅为1%!
二、我的阅读日志:
1.柳比歇夫的经验分类法:会前准备论文、鉴定工作、出差时间、著作写多少页等,都有明确的时间安排。
2.计划时间与完成时间的误差仅为1%,这是多么精确的完成率啊!从他个人的叙述当中再次验证了他对于时间记录的无情,以及近乎苛刻的自律!所有规定的工作量他竭力按时完成。
3.时间记录对于他来说已经形成一种习惯,完全自动自发去执行,他不允许自己存在拖延以及情绪上的抵触,他完全是把时间记录当做一日三餐一样,必不可少的行动步骤。
三、崔律的阅读指引:
总结本章(Day16-25)的内容:
从时间记录法的形成过程-如何安排一天的时间-细分项目如何统计时间-第一类和第二类工作如何精打细算-时间计算也是计划的总结到依靠经验制定年度或月度计划。
本章(Day16-25)的内容是对柳比歇夫的时间统计法的展开说明,从方法由来到方法的具体运用,再到经验总结与制定计划,形成了一个完整PDCA的过程,值得我们借鉴。
【《奇特的一生》·Day24·“事件·时间日志”(9)】
这是“崔律精时力之100天挑战《奇特的一生》阅读”系列,今天是2019年2月25日。
一、原文:
P74
年度总结是篇幅浩瀚的报表,整整有一本。什么都有记录。以1938年为例:多少时间用于生态学、昆虫学、组织工作、动物研究所、基塔耶沃的水果研究所;多少时间用于同人们打交道、路途往返、家务。
从这份年度总结中可以了解到看了多少书,都是什么书;各国文字的文艺作品看了多少页。一年竟看了9000页,共用247小时。
这一年写了552页学术著作,其中有152页付印出版。
每一年过去,柳比歇夫都要进行分析研究,统计学的一切办法都用上了。素材有的是——那便是每个月的小结。
二、我的阅读日志:
柳比歇夫对于时间记录,真的是极度认真细致!对于过去,分析一本的总结报表,是需要极大的耐心的,现在我们得益于App等报表,极大减少了统计的麻烦。
关于文艺作品,一年看了9000页,按照一本书250页来计算,一年看36本文艺作品,数量是比较多的,但是共用247小时,平均每天用0.68个小时,大概40分钟左右。
输出量也很可观,一年写了552页学术著作,有152页付印出版,说明日常积累和坚持很重要,之前他也说过有做摘录和笔记的习惯,写文字的时候就不会有苦思冥想的情况。
三、崔律的阅读指引:
一句话总结:柳比歇夫坚持每年做年度总结报表,用统计学的方法进行分析研究,清楚地了解时间花费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