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饮食5原则!
温度及海平面不断的在上升,气候变迁俨然成为世界关注的议题,根据政府间气候变迁专家小组(IPCC)於2014年所发表的第5版评估报告(AR5),指出约24%的温室气体来自农业、森林及其他土利使用(AFOLU),显示食物系统对于全球暖化有相当大的影响。而透过简单的饮食习惯改变,就可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生产过程较复杂!肉食的排碳量远高于素食。
环保署表示,美国环境工作小组(EWG)2011年出版了一份研究报告(Meat Eater’s Guide to Climate Change and Health),评估常见食物的生命周期,并参考各国相关研究,提供20种食物的碳排放数值,结果显示肉食的排碳量远高于素食。
环保署说明,从生产肉类的过程中,从饲养、屠宰冷冻、运送到卖场包存,相对于蔬食会产生较高的二氧化碳排放,据统计我国每人每年平均消费约78公斤肉类。依EWG 2011碳排放数值计算,1人1餐不吃肉约可减少排放760公克二氧化碳。
五大低碳饮食大原则报你知
环保署主张在兼顾营养价值及环境生态的条件下,建立一种低碳饮食的生活态度,根据食物生产过程的排放,我们可以参考五大低碳饮食大原则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一、食材食当季,选在地
由于生产效率高、气候适宜,选择当季食材有助于减少种植或饲养所需之能源及用水,而选择在地食材则可避免种植时农药、肥料的过度使用,并减少储藏所需的能源使用。
二、购买适当分量,避免浪费
环保署提醒,在购买食材前评估用餐人数、份量,避免储存食材,并选择可食率高的食材,减少食材外壳、梗、皮、骨之废弃。
三、小火烹调,节省能源
环保署指出,根据日本学者研究结果,烹调方式对一道菜的碳排放确实有影响,烹调时碳排放主要来自使用能源(用瓦斯或用电等),选择适当烹调方式、适当锅具、事先处理食材,缩短烹调时间,省时又减碳!
四、选购精简包装,减少产生垃圾
环保署提醒,出外用餐可以自备餐具,少用免洗餐具少垃圾又安心。
五、出门购物减少开车及乘坐电梯
环保署说明,交通运输占地球温室气体排放14%,最有效的减量方式,就是多骑脚踏车、利用大众运输系统、搭公车及捷运。骑乘自行车,不但能够运动健身,亦能够节能减碳;大众运输系统每人碳排放量远低於驾驶小客车。
排碳量较低!全谷根茎类当主食是好选择。
环保署强调,低碳饮食概念并不偏重于某类食材,而是建议应均衡摄取各类营养,从营养层面考量,每日主要热量来源应为来自全谷根茎类的碳水化合物。
从低碳层面考量,谷类种植的排碳量相对较低,也是国人日常习惯的主食, 因此,不论是从营养或低碳层面来看,以全谷根茎类作为主食,都是最佳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