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文章很水,多为应付日更。眼瞅着越来越不像话,马上自我反省。
原因分析:
1.时间排配局限:自从上了学社的线上学习,每天晚上8点到9点,都是共学时间。实际结束时间大多都在10点。完了就该洗漱睡觉。白天要上班,虽说不太忙,但是很零碎的空隙,也很少有时间聚精会神地写点东西。学社晚上学习涉及到的论语、经络、解剖等内容,第二天也得抽出时间来消化和补充。
2.新工具的影响:春节deepseek大放异彩之后,咱在手机上也装了一个app,确实好用。兴致上来的时候,简单给他一段话,说明背景和目的,不到5分钟,就给生出几百字的文字。抑扬顿挫,辞藻华美,叹为观止。 顿觉辛辛苦苦积攒下的一肚子的“才华”被这个深不见底的工具秒杀,挫败感超级泛滥。原本脆弱的码字功底,和没有时间保障的深度阅读,混合双打的情况下,写文的情绪跌落到谷底。
3.沉迷小视频:一周一天的休息日,给了自己放纵的借口,懒惰和贪婪附体。早上睡个懒觉,醒来窝在沙发或床头,捧着手机刷各类各样的小视频。原本不聪明的脑袋,被大数据时代的算法推送占据。一口气刷上几个小时,解饿解渴还减肥。一度在刷完之后,就想把手机放在客厅3个小时之类的决心,最终也不了了之。
改善办法
1.更文时间:争取在每天下班之前完成,不要等到晚上十点,匆忙之中不会有什么质量保证。
2.内容储备:一直以来所有的东西都是碎片化的堆积,没有搭建一个架构来归置,凌乱无比,用得到时候找不到,随便凑合的毛病得修订。
3.晨练启动:一个冬天的懒惰,在春天的第二个节气”雨水“都已经到来之后,仍旧持续,这是不正常的。春生夏长,生发的季节,运动助长阳气的生发,利于身体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