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你读书】有一种的沟通叫—— 非暴力沟通(四)

前面已经介绍了非暴力沟通的三个要素:观察、感受和需要。

在表达观察、感受和需要之后,我们所做的事情就是请求对方的帮助。

所以非暴力沟通的第四个要素是请求。

以什么样的方式提出请求容易得到对方的积极回应呢?

马歇尔·卢森堡博士认为:

第一步,清楚地告诉对方,我们希望Ta做什么。

当我们请求他人不做什么时,对方也许会感到困惑,因为不知道我们到底想要什么。而且,这样的请求还容易引起对方的反感。

例如:当你对伴侣说:“希望你不用应酬太多。”

你试想一下对方什么感受?对方也许感觉到的是你对他的抱怨。

你只是说出了你不想要的,而且对方却没理解到你的想法。这就是沟通不畅的一种方式。

不如直接表达请求,向伴侣说:“我希望你每周抽2个晚上的时间陪陪我和孩子。”

我们提的请求越具体越好。具体的表达请求直接明了,不仅对方清楚你的所求,而且可能会给你积极回应。

有时候,当我们提出了明确的请求,却没有提及感受和需要,也有可能导致沟通困难。

因为我们的意思和别人的理解有时可能是两回事。如果无法确定对方是否已经明白,我们可能就需要得到反馈。

第二步,向对方请求反馈。

有时候可以问一句“你听清楚我的意思了吗”,对方表态明白就0k了。

如果对方说“我已经明白了,我没有那么笨!”此时,我们需要做的是感受Ta的感受,体会Ta的需要,并表达对Ta的尊重及我们的需要。

有时候为了确保对方确实明白我们的意思,可以请求Ta充分表达自己的理解。

请记住:请求,并非命令。

如何区分命令和请求呢?

请求没有得到满足时,提出请求的人如果批评和指责对方,那就是命令。

如果想利用对方的内疚来达到目的,也是命令。

例如:“帮我打开窗户可以吗?”是请求;而“请打开窗户!”是命令。

再如:

女生对男生说:“我想你今晚陪我看电影。”

男生:“对不起,我今天很累,你找其他人陪你好吗?”

女生:“你要是真的爱我,今晚就会陪我去。”

男生:......

试想一下这位男生听到的是请求?还是命令!

其实这是无形中的命令!

因为男生没有尊重对方的感受和需要,所以,Ta他表达的就是命令。

越是将对方的不顺从看作是对自己的排斥,我们所表达的愿望请求就越有可能被对方看作是命令。

非暴力沟通的目的不是为了改变他人来迎合自己,而是重视双方的需要。

所以,在沟通时将自己的想要的回应讲得越清楚,就越有可能得到理想的回应。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