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蛋不要放在同一个篮子里面,好多人理解上似乎出现了一些偏差,比如投资房子,自己是杭州人,目前已经有多余的钱和房子,市场经济不景气,国家宏观调控也在弱化房子的增值空间,近几年有些人投资房子盈利不少,之前一直在杭州买卖交易,现在全球撒网布局,其他的投资反而很少。还有很喜欢股票投资的朋友,只喜欢买卖自己熟悉的股票,之前是买2到5只股票,后面分散投资变得聪明了,开始买20到50只股票,有些人是这样理解分散投资的,其实不然。还有些朋友一直做自己熟悉的领域来做投资交易,也会增加投资的风险和错误的判断,你要相信我们人类的认知是有限的,知识是无限的。
无处不在的本地偏差
你可能会问了,王老师,股票不就是应该买熟悉的吗?难道大家不都是这么做的吗?
确实,大家都在这样做。比如说,在国别投资中,研究发现,世界各国的投资者都将绝大多数资产投资于本国的市场,例如美国的这一比例为94%,英国的这一比例为82%,日本的则为98%。
这一现象被称为“本国偏差”。
本国偏差是本地偏差的一种。什么是本地偏差呢?
比如说,上海人可能更偏爱上海的股票,山东人可能更偏爱山东的股票。也确实有研究证明人们更加偏爱本地股。1984年,美国电话电报公司因为受到美国反垄断局起诉,当地电讯业务被分割成7个独立的小贝尔并分开上市。之后,投资者只喜欢投资本地的小贝尔,不喜欢投资外地的小贝尔,尽管这些小贝尔是完全相同的。所以,这种结果只能用投资者偏好本地资产来解释。这就是本地偏差。
本地偏差还包括哪些呢?
比如,你会不会对你住所旁边的公司情有独钟?会不会对你学习的那个专业的公司更加关注?如果你所在的单位就是上市公司,你会不会买本公司的股票?以上这些问题,如果你的回答是“是”,那可能就存在本地偏差。但其实,本地偏差,是资本配置的错误方式。
本地偏差错在哪儿?
简单地说,本地偏差的问题在于分散化不足,这是相对于理性的投资,充分分散化而言。
那分散化投资,分散的是什么呢?分散的是风险。
风险本质上又是什么呢?我这样来启发你,当你最缺钱的时候,你买的股票也亏钱,这叫风险;还是当你最有钱的时候,你买的股票在亏钱,这叫风险呢?
很显然,第一种情况叫风险。你最缺钱的时候,买的那个资产也亏钱,让你“雪上加霜”,这种情况是你无法忍受的,希望极力避免,这是风险。第二种情况,你并不缺钱,所以资产亏一点,并不太要紧。所以,你记住:“雪上加霜”,也就是这个投资的变动方向与你现有资产的变动方向一致时,就叫风险。
你明白了什么是风险,就知道正确的风险分散应该怎样进行:不应该配置与你现有资产波动性一致(正相关)的资产,比如,你在房地产企业工作,就不应该再配置房地产企业的股票,因为这会导致“雪上加霜”。
你应该配置与现有资产波动不相关或者最好是反向波动的资产,比如,不再配置房地产这种周期性的股票,而应该配置防御性的食品或医药股票,这会在你最缺钱的时候,反向波动帮到你,或减少波动,减轻你的损失。
这里给你普及一个知识点,按照行业配置股票,可以分为防御性和周期性两种。
防御性行业股票对经济周期不敏感,一般经济收缩时配防御型行业的股票,收缩比其他行业的小。经济扩张时配周期性股票,会比其他股票扩张快。
根据经典资产定价理论CAPM,风险源只有一个——大盘,各种资产都与这个风险源——大盘有一定的关系,关系越大,则对大盘越敏感,风险也就越大。你可以想象“雪上加霜”这个概念,指的就是你的资产和大盘同向波动的意思。所以,要想降低风险,就不能再配置与大盘同向波动的资产了,因为“雪上加霜”不仅不会缓解,反而更加严重。
那大盘这个风险源代表什么呢?
它代表的就是整体宏观经济,影响大盘的主要因素就是本国宏观经济。现在,我们拿本国股票与外国股票来比较,看看究竟哪种股票的风险大。
你这样来想,你最大的资产其实是你的人力资本,或者你的收入。一般人的主要收入是在本国取得的,所以,你的收入涨跌大致与本国的经济波动一致。
而本国的股票,其价值主要取决于公司的经营状况。本国的公司经营与本国的经济环境密切相关,与外国经济的关系很小。所以,本国股票价格的涨跌会与你的收入或者你最大的资产正相关。你也可以把它想象成“雪上加霜”。
相比较而言,外国股票与本国经济的关系要弱得多,与你的主要资产相关性也要弱很多。
所以,从资本配置的角度来看,你应该配置一定比例的外国股票,以减少与你最大资产的相关性,有效降低风险。因此,你只盯住本国资产,是一种配置错误。这就是本国偏差。
买本公司的股票为何不对?
在所有的本地偏差中,可能最多人掉进的坑就是买本公司的股票。我讲一个安然公司的例子,让你体会买本公司股票的巨大风险。
安然公司成立于1930年,在2000年《财富》世界500强排名第16位,是美国最大的天然气采购商及出售商,也是领先的能源批发做市商。《财富》杂志自1996~2001年,持续6年将安然评为“美国最具创新精神公司”,2000年安然更被该杂志评为“全美100最佳雇主”。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安然公司的员工当然会持有大量安然的股票,他们认为这是最安全、回报最高的投资。
然而,这一庞大帝国却突然破产了。今天,我们不讲安然破产的原因,你可以很容易查到,也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故事。我们只讲破产的后果。
在安然破产的前一年,安然公司的股票为每股90美元,破产后却不到1美元。该公司的2万名员工投资于该公司股票的退休储蓄金全部泡汤,损失高达数十亿美元。这些人不仅失去了工作和收入,连退休收入也全没了,后果十分凄惨。
安然的案例绝非偶然。有研究发现,在美国,公司雇员喜欢买本公司的股票。公司员工会将企业年金中30%的资产投向本公司的股票。
从安然案例就可以发现,自己的工资在这家公司拿,这是个人最大的资产,如果再将投资也配置在同一家公司上,这是极度的集中投资,与分散投资的理念背道而驰,具有巨大的风险。风险并不一定发生,但并不表示不存在。
本地偏差的心理原因
从心理学上讲,这是因为人具有模糊规避的心理。模糊是一种不确定性,相比于同样也是不确定性的风险,模糊是连不确定事件的发生概率都不知道,这比风险更让人受不了。你要知道,模糊这个概念在理性人的世界里是不存在的,你可以想象机器人具有无限的认知能力。但真实的人认知能力有限,很多事情不了解,就会感觉模糊。
人非常讨厌这种模糊性,因此会选择它的反面,即相对熟悉的事情。做投资也是一样,投资者认为本国市场比外国市场更加熟悉,或更少模糊;地理位置更靠近的也更熟悉;雇主的股票更加熟悉,他们错误地以为配置熟悉的资产比分散化投资的风险小。
但其实,这不是一种理性的风险分散,理性的风险分散要计算各种情形下收益的方差、协方差矩阵,以达到风险-收益的最佳平衡。即使你不知道如何去计算方差和协方差,但至少,理解了本地偏差,也可以帮你规避最大的风险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