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心理学
- 原书第5版 [美]John R. Nofsinger著,郑磊译
目录
第1章 心理学与金融
第2章 过度自信
第3章 自豪与懊悔
第4章 风险感知
第5章 决策框架
第6章 心理账户
第7章 构建投资组合
第8章 代表性与熟悉程度
第9章 社交互动与投资
第10章 情绪与投资决策
第11章 自我控制与决策
第12章 次贷危机的心理学
第1章 心理学与金融
传统金融学观点认为投资者心理并非妨碍投资者做出正确决策的因素之一,投资者是理性的
-
传统金融学主要基于两个假设:
人们会作出理性的决策
人们对未来的预测不存在偏差
“经济决策存在可预见的偏差”这一观点正逐步被接受
-
本书可以学到:
许多可能影响投资决策的心理偏见
了解这些心理偏见如何影响投资决策
看到这些错误怎样侵蚀你的财富
学习如何识别和避免投资中的失误
沉锚(锚定)效应,心理学名词,指的是人们在对某人某事做出判断时,易受第一印象或第一信息支配,就像沉入海底的锚一样把人们的思想固定在某处。作为一种心理现象,沉锚效应普遍存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第一印象和先入为主是其在社会生活中的表现形式。通常来讲,人们在作决策时,思维往往会被得到的第一信息所左右,就像沉入海底的锚一样,把你的思维固定在某处。而用一个限定性的词语或规定作行为导向,达成行为效果的心理效应,被称为“沉锚效应”。
行为金融学研究人们在金融环境下如何进行投资,具体说,它研究的是情绪和认知偏差如何影响金融决策、企业和金融市场
行为金融学的四大研究成果,即前景理论(或视野理论/期望理论)(Prospect Theory)、后悔理论(Regret Theory)、过度反应理论(Overreaction Theory)及过度自信理论(Over confidence Theory)。
前景理论:人总是渴求满足一定的需要并设法达到一定的目标。这个目标在尚未实现时,表现为一种期望,这时目标反过来对个人的动机又是一种激发的力量,而这个激发力量的大小,取决于目标价值(效价)和期望概率(期望值)的乘积。
-
前景理论的基本原理:
“二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在确定的收益和“赌一把”之间,多数人会选择确定的好处。所谓“见好就收,落袋为安。称之为“确定效应”。
在确定的损失和“赌一把”之间,做一个抉择,多数人会选择“赌一把”。称之为“反射效应”。
白捡的100元所带来的快乐,难以抵消丢失100元所带来的痛苦。称之为“损失规避”。
很多人都买过彩票,虽然赢钱可能微乎其微,你的钱99.99%的可能支持福利事业和体育事业了,可还是有人心存侥幸搏小概率事件。称之为“迷恋小概率事件”。
多数人对得失的判断往往根据参照点决定,举例来说,在“其他人一年挣6万元你年收入7万元”和“其他人年收入为9万元你一年收入8万”的选择题中,大部分人会选择前者。称之为“参照依赖”。
-
前景理论认为人们通常不是从财富的角度考虑问题,而是从输赢的角度考虑,关心收益和损失的多少。
收益是凹函数,当投资者获得500美元,感觉不错,当获得1000美元时,更不错,但没有两倍
损失是凸函数,亏损时会感到不好,亏损两倍时的感觉会比原来的感觉不止糟糕一倍
损失函数比收益函数的形态更加陡峭,这种不对称导致投资者在处理盈利头寸和亏损头寸时采用不同的做法
凹函数、凸函数都是指曲线向下凹或者凸
头寸:款项
-
将行为按偏差来源进行分类:
自欺,有些认知误区是由“自欺”心理产生的,因为人们通常认为自己比实际表现得更好,这种心理能够骗过他人,以便在自然选择的过程生存下来
启发式简化,由于某些认知限制(如记忆力、注意力和处理能力),迫使大脑把复杂的分析过程加以简单化处理,一般认为,期望理论是启发式简化的结果
心境,心情往往能够战胜逻辑推理
-
赌徒谬论:是一种错误的信念,以为随机序列中一个事件发生的机会率与之前发生的事件有关,即其发生的机会率会随着之前没有发生该事件的次数而上升。如重复抛一个公平硬币,而连续多次抛出反面朝上,赌徒可能错误地认为,下一次抛出正面的机会会较大
- 赌徒谬误的产生是因为人们错误的诠释了“大数法则”的平均律。投资者倾向于认为大数法则适用于大样本的同时,也适用于小样本。Tversky and Kahneman把赌徒谬误戏称为“小数法则”(law of small numbers)。在统计学和经济学中,最重要的一条规律是“大数定律”,即随机变量在大量重复实验中呈现出几乎必然的规律,样本越大、则对样本期望值的偏离就越小。例如,抛掷硬币出现正面的概率或期望值是0.5,但如果仅抛掷一次,则出现正面的概率是0或1(远远偏离0.5)。随着抛掷次数的增加(即样本的增大),那么硬币出现正面的概率就逐渐接近0.5。但根据认知心理学的“小数定律”,人们通常会忽视样本大小的影响,认为小样本和大样本具有同样的期望值。
-
小数定律:小数定律认为人类行为本身并不总是理性的,在不确定性情况下,人的思维过程会系统性地偏离理性法则而走捷径,人的思维定势、表象思维、外界环境等因素,会使人出现系统性偏见,采取并不理性的行为。大多数人在判断不确定事件发生的概率时,往往会违背概率理论中的大数定律,而不由自主地使用“小数定律”,即滥用“典型事件”,忘记“基本概率”
- 小数定律是指人们倾向于将从大样本中得到的结论错误地移植到小样本中的倾向。比如人们知道掷硬币的概率是两面各50% ,于是在连续掷出5个正面之后就倾向于判断下一次出现反面的几率较大。这一点已被大量的实验和证券市场上的错误预测所证实。
第2章 过度自信
过度自信表现在两个方面:错误估计和自负
人们在觉得自己掌控了局面时往往更过度自信,比如在抛硬币前会下更大的赌注,看上去似乎自己的参与在某种程度会影响抛硬币的结果
过度自信的交易:一般而言,男性比女性更容易过度自信,频繁出手,金融学家布拉德巴伯和特伦斯奥丁发现:单身男性周转率最高,已婚男性次之,已婚女性次之,单身女性最低,而且周转率高不一定带来更高的净回报率,高周转率意味着支付更多的手续费
周转率:投资组合中的股票在一年时间内发生变化的百分比,比如50%周转率意味着那位投资者在一年内出售了投资组合中一半的股票,然后购进了新股票
过度自信与市场:调查股市的月收益率以及40年来的交易量,发现在高收益率的月份后会出现较高的交易量,相反,股市下滑后,交易量也会减少
过度自信与风险:投资者倾向于买入高风险股票,一般来自于较小公司和成立时间较短的公司;倾向于分散程度较低的投资组合,可以用投资组合波动性、beta系数以及投资组合中所涉及公司的规模。
投资组合波动性衡量的是投资组合的涨跌程度,高波动性投资组合的价格波动较大,也说明投资组合单一
beta系数是一个变量,常用于投资行业中衡量证券的风险程度,测量了投资组合随市场变动的情况,beta为1说明投资组合紧跟市场,较高的beta系数预示该证券风险较大,比股市整体的波动更大
巴伯和奥丁一系列研究表明,单身男性的投资组合风险最大,然后是已婚男性、已婚女性、未婚女性,也就是说单身男性的投资组合波动最大、beta最高、周转率最高
-
认知错觉:过度自信的心理来自于哪里?它部分是来自于投资者关于知识的幻觉——人们倾向于认为自己对未来的预测会随着信息的丰富而更准确,也就是说,投资者会认为信息的积累会加深一个人对某件事的了解,进而提高其决策水平
借助互联网,投资者可以接收海量的咨询,然而大多数个人投资者缺乏专业投资培训和经验,因此对如何准确解读信息缺乏信心
直接来自于信息源(如公司财务报告)的信息对于新手来说可能会很难懂,但是如果经过分析师解读后,新手可能会提高他们的回报率,但是新手一定要谨慎的对待这些建议,因为很难分清楚它们是不是来自于真正的专家
相比于机构投资者,个人投资者更容易过度自信
-
控制错觉:人们常常相信自己对一些不可控事件的后果具有影响力
选择时,比如认为自己选择彩票号码可能会中奖几率高点
过往的成功,有时候是运气使然,但人们也会归功于自己的能力
网上海量的讯息增加投资者掌握的信息量,让投资者产生了控制能力增强的错觉
第3章 自豪与懊悔
投资者经常为采取了行动而后悔,而不是为没采取行动而后悔
-
处置效应(Deposition Effect):避免懊悔及寻求自豪的心理倾向会影响人们的行为,比如现在要从盈利20%的股票和亏损20%的股票中个选择一种抛售,大多数人会选择盈利的那支,因为抛售后就会自认为之前买它的决定是明智的,套现并锁定利润会让你自豪,相反另一支股票会让你产生懊悔感
其实,有可能抛售亏损的股票会让你财富最大化,因为你会获得更多的税收抵免可以冲击其他的资本增值税(这里不太清楚
处置效应与消息:关于公司的好消息会让公司的股票上涨,这会诱使投资者卖出(盈利)股票,有关公司的坏消息则正好相反,与处置效应一致
两个推论:
- 卖出盈利股票的比率超过卖出亏损股票的比率
- 持有亏损股票的时间长于持有盈利股票的时间
-
参考价格:股票现价与之作比较的那个股价
选择参考价格具有重要意义,它决定了我们感受到的是收益的愉悦还是损失的痛苦
许多人倾向于会将最近一段时间的最大值作为参考价值
参考点调整:投资者会随着时间的改变而调整他们的参考价格
买回之前卖出的股票:投资者卖出的股票如果价格下降,投资者会因获利和把握了最佳的卖出时机而感到双倍的快乐,他们很有可能再买回这只股票
第4章 风险感知
一个人如果不能平静地面对损失,就有可能涉足本来不会参与的赌博。——卡尼曼和特韦尔斯基
赌资效应:人们获得利润后愿意承担更大的风险,赌博新手不会将赚的钱看作全部是自己的钱,他们似乎觉得是在拿赌场的钱去赌,即获得收益后会提高自己对风险的容忍度
风险回避效应(蛇咬效应):遭受了经济损失后,人们会变得不太愿意冒险
翻本效应:人们通常寻找机会弥补之前的损失,翻本的需求似乎比风险回避效应的影响更大
禀赋效应(Endowment Effect):通常情况下,人们希望以比买入价更高的价格出售一件物品,这就是禀赋效应,与此密切相关的行为就是人门倾向保有自己的东西而不愿意进行交换,这就是现状偏差,而传统金融学认为获得某商品付出的代价和失去某商品所要求的补偿时相等的
-
记忆与决策
记忆是对现实和情感经历的鹅肝之,因此它并不是对一件事情的真实记录
这种感知方式受到事件展开方式的影响
大脑在记录事件的过程中能够存储各种不同的经历,这些存储的经历就是后来回忆的基础
记忆具有适应能力:它决定了过去经历的某个场景在将来是渴望被记起还是尽量避免记起
-
认知失谐:假设你很愿意把自己想象成一个好人,但是你对过去某个行为的记忆却提醒你没那么好,你会觉得心里不舒服,这种感觉就叫做认知失谐
投资者试图通过调整对既往投资选择成功的看法来减少心理痛苦
人们总希望自己的投资决策是正确的,大脑的防御机制过滤这些矛盾的信息,并调整了对过往的记忆
人们的决策差异有1/3可以解释为遗传原因,这比把诸如年龄、性别、教育和财富等个人因素加在一起的比例还高!
第5章 决策框架
提出问题的方式对于问题的答复或者决策的作出都有强烈影响
美国,成为器官捐赠人要在拿到驾照时签订一份协议,这是一个自由选择加入的决定,大约有1/4的司机选择了,然而采取选择退出这种方式的国家(如奥地利、法国和瑞典)的器官捐献参与率通常高达90%
与让人们自由加入的做法相比没让人们自由选择退出的简单决策框架会显著提高参与率
框架效应(Framing Effect)是指一个问题两种在逻辑意义上相似的说法却导致了不同的决策判断。
-
框架效应的应用:
-
怎样公布好消息和坏消息?
如果你有几个好消息要发布,那么分开发布,根据前景理论,分别经历两次获得所带来的高兴程度之和要大于把两个获得加起来一次所经历所带来的总的高兴程度。还比如,在你给人送两件以上生日礼物时,不要把所有礼物放在一个盒子里,应该分开包装;若你是老板,给人一次性发5000元,不如先发3000元,再发2000元。
如果你有几个坏消息要发布,那么合在一起发布,因为根据前景理论,两个损失结合起来所带来的痛苦要小于分别经历这两次损失所带来的痛苦之和。比如开会收取会务费时,务必一次收齐并留有余地,若有额外开支一次次增收,虽然数量不多,会员仍会牢骚满腹。
如果你有一个大大的好消息和一个小小的坏消息,应该把这两个消息一起告诉别人。这样的话,坏消息带来的痛苦会被好消息带来的快乐所冲淡,负面效应也就少得多。
如果你有一个大大的坏消息和一个小小的好消息,应该分别公布这两个消息。这样的话,好消息带来的快乐不至于被坏消息带来的痛苦所淹没,人们还是可以享受好消息带来的快乐。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如果悬殊过大应分开;悬殊不大应该整合。
-
基于前景理论Thaler 和Johnson 提出了心理账户问题。“账户”是个人或公司用来记录收入和支出的方法,把各种收入和支出归入一定的账户可以便于管理。我们心理上也有这种账户,叫心理账户。按照经济规则,金钱不会被贴上标签,它具有替代性。然而,在心理账户中,金钱却常常被归于不同的账户类别,不同类别的账户不能互相替代。比如一对夫妻外出旅游钓到了好几条大马哈鱼,这些鱼在空运中丢失,航空公司赔了他们300美元,这对平时勤俭持家的夫妻到豪华饭店吃了一顿,将这笔钱花个精光。在一对夫妻年收入只有150美元的时代,这顿饭实在是太奢华了。这笔钱显然被划入了“横财”与“食品”账户,所以其决策一反常态。
有时当某笔开支属于不同心理账户时,人们宁可出高额利息去贷款,也不愿挪用存款。当某比钱被划入临时账户时,将不受终身收入的影响。各个账户之间有一定的独立性,各个心理账户里面的资源(比如钱或时间)不能随意流动,用一句戏谑的话说,心理账户里面的钱是“专款专用”。
小到商家,大到政府都可以利用心理账户理论来为自己服务。每到逢年过节,大小商家都会进行各种各样的打折、促销活动。为什么呢?因为逢年过节,很多顾客都会有各种过节费或者年终奖之类的“额外收入”,这些钱很多就直接流入了顾客的“消费账户”,即使没有奖金或者相应的福利,顾客也会因为节日的缘故而为自己的消费账户“充值”,这时候,顾客的“消费账户”都是饱满的,因此,这时候“掏顾客的腰包”就很容易,精明的商家当然不会错过这样的机会。
再比如,一个政府现在想通过减少税收的方法刺激消费。它可以有两种做法:一种是减税,直接降低税收水平;另外一种是退税,就是在一段时间后返还纳税人一部分税金。从金钱数额来看,减少5%的税和返还5%的税是一样的,但是在刺激消费上的作用却大不一样。人们觉得减收的那部分税金是自己本来应该得的,是自己挣来的,所以增加消费的动力并不大;但是退还的税金对人们来说就如同一笔意外之财,刺激人们增加更多的消费。显然,对政府来说,退税政策达到的效果比减税政策要好得多。
-
-
经济理论中的框架效应
框架效应在经济中的定义:当消费者感觉某一价格带来的是“损失”而不是“收益”时,他们对价格就越敏感。
经济决策的理论历来认为,人从根本上来说是理性动物。然而,人类在许多方面有非理性的特征,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例子就是所谓的“框架效应”(framing effect),在这一效应下,以肯定或否定的方式做出一种选择对后来的选择具有戏剧性的影响。研究者发现来自决策系统中的情绪偏爱的整合是框架效应产生的潜在原因。更为引人注目的是,他们能预知哪个个体最具理性,即相对来说不受影响框架效应的影响。
为了解释框架效应,我们来看下面的例子:在加油站A,每升汽油卖5.6元,但如果以现金的方式付款可以得到每升0.6元的折扣;在加油站B,每升汽油卖5.00元,但如果以信用卡的方式付款则每升要多付0.60元。显然,从任何一个加油站购买汽油的经济成本是一样的。但大多数人认为:加油站A要比加油站B更吸引人。因为,与从加油站A购买汽油相联系的心理上的不舒服比与从加油站B购买汽油相联系的心理上的不舒服要少一些。因为,加油站A是与某种“收益”(有折扣)联系在一起的,而加油站B 则是与某种“损失”(要加价)联系在一起的。
研究发现:上述差异的原因是当衡量一个交易时,人们对于“损失”的重视要比同等的“收益”大得多。因此,企业在进行价格定价或促销时,应该将之与“收益”而不是“损失”联系在一起,从而有效激励消费者的购买行为。
框架效应与投资
- 人们在识别股价走势并被要求做预测时,如果用变化或者收益作答的话,他们倾向于将趋势进行外推处理(代表性思维偏差),而那些用价格水平作答的人,倾向于提出一个缓慢移动甚至是回归的趋势,这可以被看作均值回归
框架效应与思维模式
认知反映测试(CRT)用三个快捷简单的问题来区分直觉/分析思维模式,直觉思考者会选择头脑里马上蹦出来的答案(其实是错的),而分析思考者则会认真思索一会,找出正确答案
人们没有设定风险规避水平,他们在一种思维框架下是爱好冒险的,然而在另一种思维框架下是厌恶风险的
直觉思考者的行为符合期望理论,而分析思考者则不是这样,这也是感性与理性的区别
投资决策的框架效应
- 理性的经济决策制定者倾向做出价值最大化的决定,但是实际上很多决定都在建立在回避极端的心理上
第6章 心理账户
金钱本身不带标签,标签都是人们贴上去的,比如肮脏的钱、容易赚的钱以及意外之财等等
-
心理预算是指人们从心理上对各项支出设定预算约束,并对各项支出进行追踪的认知过程。小到个体、家庭 ,大到公司 、集团都存在心理预算 ,所以心理预算的相关问题受到有关学者的持续关注和探讨。心理预算包括设定预算约束和对各项支出进行追踪两个过程。心理预算的影响因素包括支付方式 、训练 、储蓄 目标和个体的收入。
人们用财务预算来追踪和控制自己的支出,大脑也用心理预算将每笔心理账户的消费收益与成本联系起来,心理预算指的是将情绪上的痛苦与喜悦匹配对应起来
-
心理账户通过心理预算执行自我监控功能:
第一,它通过设定预算实现对收入、花费的编码和分配。花费被分配到不同的心理账户中,并且对每种花费都设定预算进行限定。已经发生的某一类型的消费不能超出相对应类型的心理账户所设定的预算,比如我今天和朋友去唱歌了,明天朋友约我去看电影就不太想去,因为娱乐消费已经挺多的了。
第二,追踪成本和收益,当交易向心理账户借款发生消费后,预算会对这些消费进行追踪。对某一消费越典型,潜意识里更容易被追踪,比如和朋友去唱歌比朋友聚餐更容易被追踪(事后想起这次消费),因为唱歌是典型的享乐,聚餐既属于享乐的娱乐账户,也属于生存性的饮食账户。
第三,心理账户结算,结算过程是指,一段时间的消费行为之后,消费者会对自己的花费进行结算,查看各个账户的消费是否达到或者超出预算,比如这段时间娱乐消费较少,下一阶段的消费限制就会松懈许多,该类型的消费也会大大提高(深有感触,每隔一段时间,我就会手痒想去买点东西,有时候属于冲动消费了)
-
成本与收益匹配
对于旅行,人们倾向于先付款后旅行,这与传统经济理论相悖,因为如果将金钱的时间价值考虑在内,明显是先旅行后付款更划算。然而人们认为预付费用的旅行更令人愉悦,先付钱,付钱引发的痛苦就结束了,稍后的旅行就会非常愉快
对于加班,人们却倾向于先加班后拿钱,这还是与财富最大化中的早点拿钱相悖(深有感触,如果在上课前,先付给我家教课酬的话,我总感觉想偷懒,因为钱已经拿到手了,如果是先上课后拿课酬,动力会更足)
对于购置洗衣机之类的电器,人们倾向于先使用后付款,这是符合财富最大化的,先享受,再慢慢支出
-
与债务相匹配
人们偏向于将支付期限的长短与商品或服务的使用时间相匹配
电器可以使用很久,属于长期收益,先贷款后支付,可以使消费与付款完美匹配
另一方面,人们不愿意以负债的形式为那些已得收益付款,旅行与加班问题正适用于这种情况
-
沉没成本效应:沉没成本(Sunk cost)是指已发生或承诺、无法回收的成本支出,如因失误造成的不可收回的投资。沉没成本是一种历史成本,对现有决策而言是不可控成本,不会影响当前行为或未来决策。从这个意义上说,在投资决策时理性的决策者应排除沉没成本的干扰。
假设你花20块钱买了一张原价30的电影票,然而不小心弄掉了,你是再花20块钱买一张呢,还是不看了?从沉没成本中看,20块钱已经沉没了,应该放弃,你再花20块钱可以享受到30块钱的乐趣,应该买。然而大多数人会认为如果买了票,成本是20+20=40块钱,其实如果你不买的话,20块钱白白损失掉了。
沉没成本同样可以应用在恋爱中,双方关系越来越坏,然而却想着之前付出了那么多,现在说没就没,会很难受,很可惜,两人的关系也就这样僵着不愿分手,其实这也是沉没成本效应在作怪
还有一点在决策框架中提到过:相对于日常收入,从意外之财(如年终奖)中拿出钱进行储蓄或者去大笔消费会更容易,这也是心理账户在影响,“意外之财”的账户可以不那么心疼珍惜
-
心理会计与风险规避:出租车司机会根据某个参考值来评估每天赚了多少钱(心理会计),他们在生意差的那天会主动加时工作以赚到相应的钱,在生意好的那天会少工作几个小时,其实如果时间成本一定、财富最大化的角度,他们应该在生意好的那天多工作,在生意坏的那天少工作。
正如出租车司机对每一天区别看待,投资者对其每一笔投资也是区别对待的,投资者倾向于为每一笔投资设置一个单独的心理账户,对它们单独处理却没有互动,这加剧了第3章提到的处置效应,因为投资者不想承担懊悔之痛,所以会保留亏损股票,避免关闭心理账户。
投资者甚至会在同一时间卖出亏损股票以减少糟糕的情绪,在一段时间内慢慢卖出盈利股票以最大程度享受成就的愉悦感,这也符合前景理论
资产配置,人们通常用孤立的观点考虑自己的各项投资,这也是投资组合中需要考虑的
第7章 构建投资组合
为了应用投资组合理论,在每项潜在投资上,你必须考虑三个重要特征,预期收益率、风险等级、每项投资之间的相关性,相关性指的是投资项目之间如何相互影响
投资者往往将每项投资放在独立的心理账户,心理会计的结果之一就是削弱了心理账户之间的互动,这对投资组合的构建产生不利影响
风险感知:将每项投资看成一个独立的心理账户会导致投资者对风险产生错误的感知
构建行为投资组合:人们为每项投资目标都建立了独立的心理账户,且投资者愿意为不同的投资目标承担不同的风险。投资者通过寻找与心理账户的预期风险和收益率相匹配的资产,为每个心理账户选择投资标的
这通常会使投资者通过对所有可供选择的项目都投资一点来实现分散化投资,而不考虑自己选择投资的类型
投资者的分散投资化来自于投资目标的分散投资化,而不是投资组合理论中的资产分散化
大多数雇员都认为投资自己公司的股票比构建一个分散化的投资组合要更加安全
第8章 代表性与熟悉程度
-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大脑选择走捷径的方式来降低信息分析过程的复杂度,心理学上称之为启发式简化
代表性
大脑一般会假定,拥有相似特征的事物时高度相似的,代表性思维就是基于固定思维模式的判断
投资者混淆了好公司与好投资的区别,好公司不一定是好投资,很少有公司能把过去取得的高速增长一直保持下去,但是高速增长公司的股票却很受欢迎,股价也被抬得越来越高,随着时间推移,股价开始下跌,这就是所谓的过度反应
-
过度反应(Overreaction Theory):过度反应理论是西方投资心理学的重要理论之一,该理论说明了市场总是会出现过度反应的现象。人们由于一系列的情绪与认知等心理因素,会在投资过程中表现出加强的投资心理,从而导致市场的过度反应。
金融学的四大研究成果,即过度反应理论(Overreaction Theory)、视野理论/前景理论(Prospect Theory)、后悔理论(Regret Theory)及过度自信理论(Overconfidence Theory)。
经典的经济学和金融理论认为,个体在投资活动中是理性的。他们在进行投资决策时会进行理智的分析,当股票价格低于上市公司的内在价值时,投资者开始买入股票;而当股票价格高于上市公司的内在价值时,开始卖出股票。证券市场也由此形成了一种价值投资的氛围,但事实并非如此。
投资领域中存在着价格长期严重偏离其内在价值的情况,主要原因是上市公司未来的价值本身具有许多不确定性,正是由于这种不确定性引发了投资者的心理上的非理性因素,投资者共同的非理性投机形成了市场的暴涨和崩盘现象。
好公司不会永远表现好,差公司也不会永远表现差,所以过去的成绩不能完全代表未来,不一定是好投资
投资者还倾向于将股票过去的收益外推到将来
动量投资:寻求那些在过去一周、一个月或者一个季度表现好的股票和股票基金
熟悉程度
人们倾向于投资自己熟悉的领域,认为无论是风险还收益率都是最好的
异国偏差:较少投资其他国家,更多投资自己国家,或者与自己国家邻近的国家
本地偏差:较多投资本地企业,甚至是地理上很近的企业
如果一个心理偏差影响到了很多人,那么偏差行为汇总起来,就可能影响到整个资本市场
投资者的本地偏差可能扭曲小型、透明度不高的地区性公司的股价
从全球范围看,在国外和本国投资者之间分担风险的行为降低了在特定股市的风险,较低的风险会因较低的风险溢价导致较低的预期收益,所以长期而言,本国股市有较显著的本地偏差只能得到较低的收益
风险溢价
对于风险资产,投资者要求较高的投资收益从而对不确定性作出补偿,这种超出无风险收益率之上的必要收益率补偿,就是风险溢价。风险溢价又叫风险报酬,风险报酬是投资者因冒风险进行投资而要求的,超过无风险报酬的额外报酬。风险资产的报酬=无风险报酬+风险溢价。
熟悉带来的投资问题
人们通常对于自己工作的公司最熟悉,也最有可能投资于本公司的股票上,但是员工已经将自己的劳动力资本于公司绑在一起了,为了全面分散化投资,就应该避免再将自己的金融资产投资于本公司
很简单的问题,如果你的工作和退休资产都依赖于同一个公司,万一公司倒闭了咋办?
员工认为投资于雇主的股票笔投资分散化的股票投资组合更加安全,然而这是非常危险的
总之,投资者在自己所在的公司、当地公司和国内公司的股票上配置了过多的资金
第9章 社交互动与投资
- 人们通过与他人互动来学习知识,观察他人的行为了解其观点,更享受这种社会交往方式
投资谈话
谈话实现了信息、意见和情感的快捷交流,这对股票市场和投资活动来说非常重要
通过与人交谈可以获取信息并形成决策,因此擅长交际者笔不擅长交际者更容易学习投资
如果你身处一个投资者较多的环境下,社交互动的影响就会被放大,即你也很有可能去投资,甚至学习邻居的投资组合
社交环境
你的社交圈往往决定了你的品味、兴趣以及对相似生活方式的渴望
如果群体不看重投资,谈话将很少涉及投资,而另一个同类群体可能常常谈论股票,社会环境影响一个人的投资决策
投资俱乐部
投资俱乐部由家庭成员、朋友、同事等组成,他们联合起来,把资金集中在一起投入股票市场
虽然俱乐部旨在创造一个学习投资和获得高收益的环境,但大多数俱乐部还服务于一定的社会目的,定期聚会分享市场调查技巧和其他知识
成功的俱乐部在进行投资决策之前,得有人作出具有说服力的报告才行,他们信赖调查结果而非小道消息,可以避免一些心理偏差,使其决策基于推理和逻辑,而非情感
媒体
媒体是我们社交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吸引眼球而使出浑身解数
媒体会把我们的心理偏差朝着讲述故事的方向引导,而远离了规范的投资分析
即便媒体的故事没有任何新信息,它们似乎仍然影响了投资者的行为和股票价格
语言更具有主观性,栩栩如生的正面词汇对
速度并非制胜关键:看过新闻报道后瞬间作出决策,这不是投资,而使交易,交易就像赌博,它引发的是投资者强烈的情绪化反应,对速度的追求放大了心理偏差
从众效应
当你了解其他人对各种股票的看法时,共识就形成了,根据共识投资时,从众效应就出现了
投资者睁大眼睛在各种网站、节目中搜寻其他人的投资动向,一有风吹草动就跟随
当你知道了其他人选择了亏损股票时,你的遗憾会减少
网络企业更名潮,比如20世纪末,很多公司把名字换为花哨“.com公司”,股票价值还真的涨了!
聚焦短线投资
在积极的交易活动中,你的思考方式更像交易员而非投资者
你会买下一支你认为下周、明天甚至下一个小时会涨的股票,而不仅仅因为你认为一个公司的产品、市场份额和管理具有优势,公司的产品、市场份额和管理来说对你来说毫不重要
如果人们跟风投资,那是因为他们投资的基础是信仰,而不是来自尽职调查结果
第10章 情绪与投资决策
与传统金融学相反,现实情况中,当人们所作出的风险决策涉及金钱时,情感可能会战胜理智
情绪反应:不想干的感觉和情绪会影响投资决策,即使这些情绪并非是由决策引起的,情感与认知分析过程相互作用,最终形成决策
麻省理工的研究者发现:对货币收益或亏损情感回应强烈的投资者们的交易表现笔其他人差的很多,情绪化的投资者并不是出色投资者!
金融决策也可能受阳光的影响,阳光会让心情变好,而且天晴会让股票交易所的收益率上涨
季节性的影响也有,秋天阳光减少的时候股票收益较低,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12月21日,这个效应在远离赤道的股票市场表现十分显著
世界杯比赛国家队失利的第二天,该国股市会下降一点
季节性乐观情绪的例子发生在穆斯林国家漫长的斋月期内,研究表明有近半的年度收益正好发生在斋月里
乐观投资者竞相买入投机性股票,导致这些股票价格被高估,乐观主义占主导地位时,股价就会扶摇直上,高估计水平使得之后的收益较低
悲观投资者回避投机性股票,这些股票的价格水平就很低,如果悲观主义占主导地位,之后这些股票就会得到高收益
因此,与历史悠久、分红稳定和资产透明的公司股票相比,投机性股票的价格对情绪变化更加敏感
投资就像赌博,可以从中获得快感,寻求刺激的投资者可能会频繁出手交易,从交易活动中获得乐趣
几十年的研究表明,最常见的彩民是年轻、不富裕、受教育不多的单身男性,来自于非主流群体,居住在城区,从事非专业性工作
第11章 自我控制与决策
华尔街有句名言:市场由两种情绪驱动——恐惧和贪婪
能长期使投资者获益的决策是在不受强烈情感支配时作出的
实际上,投资者一辈子都需要在获得即刻利益或未来利益之间进行斗争
学者把这种自我控制问题描述为一个人的两个“自我”的斗争,这两个自我分别是为未来打算者和及时享乐者
人们都愿意今早得到报酬,尽量把无趣的工作推后,人们似乎对现在和未来的看法不同,这导致他们的欲望很强而意志力很薄弱,多数人会选择现在立刻得到50dollar,也不愿意两年后得到100dollar,这样等于放弃了41%的年收益(十分惊人的收益率)
控制自我
-
多数人希望能做到自我控制,执行能够提供长期利益的决策,但他们也能认识到他们的欲望比意志力更强,所以他们会用各种方法提高意志力,包括经验法则和环境控制:
-
经验法则:
改正酗酒的毛病滴酒不沾
不动用本金的条件下控制开销
低买高卖的原则控制交易行为
在熊市期间要坚持以长远的目光看市场,坚持到底
-
环境控制:
节食人士家里不要有饼干
赌徒不要去拉斯维加斯
常迟到的人把手表调快几分钟
赖床的人把闹钟放在离床远的地方,强迫自己起床
-
储蓄与自我控制:为退休存款颇为不易,因为这需要自我控制力,从心理上来说,一次性存款比从日常收入中拿钱出来存款要更容易
经过比较,当你持有股票时,自制股利(出售股票)比股票的现金分红更有收益,因为扣税更少,所以从财富最大化的角度来看,投资者应该通过自制股利取得收入,而不是通过现金分红,但人们偏爱后者,在这传统金融学中被认为是不理智的,但可以用投资者心理来解释
心理账户效应使得投资者把投资放在不同的心理账户中,比如高分红股票、债券或年金,它们放入投资收入心理账户,另外有一个不同的心理账户用来存放资本收益,人们似乎永远有一条经验法则:永远不动本金,此法则能提醒人们避免过度开销,但是也可能抑制增加收入的创造性思维,比如自制股利
战胜心理偏差
-
了解心理偏差
- 这是前文的主要目的,介绍了各种心理偏差
-
明白自己为何投资
- 设定具体目标和实现目标的方法是很重要的
-
关注投资原因可以使你立足于长期,总揽全局,时时监督进展,明确你的行为与目标是否一致
制定量化投资标准
量化投资标准可以使你做投资决策时避免受情感、小道消息和其他心理偏差的影响
分散投资
购买多种类型的股票实施分散投资策略,比如不同行业、不同规模的公司股票
持有尽量少的自己所在公司的股票,因为你已经投入了劳动资本,不要再投入金钱资本了
投资组合中包括债券
-
控制投资环境
每月只查看一次股票,而不是每小时都看,这样可以避免心理偏差:蛇妖效应、追求自豪避免懊悔的效应、赌资效应
每月的同一天交易一次,这会帮你消除速度至上的错误观念
每月检查一次投资组合,看其与你的具体目标是否一致,一定留心是否有现状偏差效应(人们倾向于保持现状)、赠与效应、代表性和熟悉性等心理偏差,确定投资组合是否足够分散
其他经验法则
不要买价格低于每股5美元的股票,多数投资骗局都发生在这些低价股票上
聊天室和留言板仅供娱乐
买入股票前确定你是否真的拥有有用信息
努力获得市场平均收益,不要强求比别人赚的多
每年反思自己的心理偏差,加强前文的策略1:了解投资偏差
投资顾问需要靠赚钱养活自己,可能会获得返利佣金,这就存在了利益冲突:究竟是为客户推荐对客户最有利的投资建议,还是推荐返利佣金最多的投资建议呢?
为未来多存钱
边存钱边抽奖
第12章 次贷危机的心理学
-
次贷危机是指由美国次级房屋信贷行业违约剧增、信用紧缩问题而于2007年夏季开始引发的国际金融市场上的震荡、恐慌和危机。
为缓解次贷风暴及信用紧缩所带来的各种经济问题、稳定金融市场,美联储几月来大幅降低了联邦基金利率,并打破常规为投资银行等金融机构提供直接贷款及其他融资渠道。美国政府还批准了耗资逾1500亿美元的刺激经济方案,另外放宽了对房利美、房地美(美国两家最大的房屋抵押贷款公司)等金融机构融资、准备金额度等方面的限制。
在美国房贷市场继续低迷、法拍屋大幅增加的情况下,美国财政部于2008年9月7日宣布以高达2000亿美元的可能代价,接管了濒临破产的房利美和房地美。
-
次按即“次级按揭贷款”(subprime mortgage loan)
次级抵押贷款是一个高风险、高收益的行业。与传统意义上的标准抵押贷款的区别在于,次级抵押贷款对贷款者信用记录和还款能力要求不高,贷款利率相应地比一般抵押贷款高很多。那些因信用记录不好或偿还能力较弱而被银行拒绝提供优质抵押贷款的人,会申请次级抵押贷款购买住房。
在房价不断走高时,次级抵押贷款生意兴隆。即使贷款人现金流并不足以偿还贷款,他们也可以通过房产增值获得再贷款来填补缺口。但当房价持平或下跌时,就会出现资金缺口而形成坏账。
所有人都认为房地产总会升值,这就是群体性思维,房地产成为了可交易的投机资产,而不是投资了
-
来看看次贷行业时如何利用人们的心理偏差的,其中两个主要问题是:
人们在处理多因素复杂合同时存在困难
人们经常会低估未来的成本
人们会把包含指数项的函数进行线性化处理,比如复利公式,这导致了对未来成本的低估,这称为“指数增长心理偏差”,此外人们还对将来偿付贷款或为未来储蓄的能力过度乐观
次贷放贷人会把合同写的非常复杂,而且把一些支出隐藏在难以注意的条款中,而且会把一些冠冕堂皇的费用明目放在一起以弱化人们的糟糕感受,根据期望理论:人们对损失2000美元的损失感到不快,对损失4000美元的损失感到不爽,但后者不是前者的两倍
另一个问题是人们在理解复合百分比时会遇到麻烦,例如人们会把利益率人为地放在一个0~100%的思维框架中,在这个尺度中,10%和10.8%看上去差别很小,但是如果放在30年期的抵押贷款中,会使月供款增加近7%
与尺度有关的另一个问题来自幅度效应的心理偏见,人们总是无法鉴定大数之间的差别,例如3000与7000看起来差别很大,但是203000和207000之间的差别似乎就很小了
最容易受到人为操纵框架影响的是那些不懂如何重新计算成本的人,如接受金融教育少的人、老年人以及存在情感压力的人
加速文件签署流程也增加了抵押贷款申请人的压力,经纪人向申请人施压要求很短时间内阅读和签署一份超过40页的文件,容易激动的人也可能头脑发热快速作出决定
陷入财务危机的家庭
因为房价下跌,房子的价值比还需要还贷的钱还少,被称为“水位以下”,于是就出现了“策略性违约”:房主仍有能力支付抵押贷款月供,但是由于放假在“水位以下”而放弃住房,让贷款机构收回住房
有研究表明,贷款与房价比达到120%时,人们就有强烈意愿采取策略性违约,但是也有一些家庭没有采取这种做法
这些家庭认为采取策略性违约是不道德的行为,而且也有可能房主希望自己购买住房的行为是正确的,为了避免心理压力,选择性地忽略掉了这些坏消息,以免和自身形象产生了冲突
政府为了不加深房地产和银行危机,也会游说人们不要采取策略性违约,但是政府对商业界却不会要求,摩根士丹利在2009年放弃了位于旧金山的五个物业,它们比原值缩水一半,摩根士丹利违约了并把这些物业还给了银行
次贷危机的心理学总结
在这场金融危机中,心理偏差和决策框架效应表现非常显著
次贷危机抵押贷款被设计得隐藏了很高的总成本,并将注意力集中于两个关键方面:低手续费和开始时的低月供
贪婪的经纪人总是将目标锁定在那些会产生情感压力、岁数大的房主和那些不懂金融的人身上,因为他们容易被决策框架操纵
一旦金融危机爆发,政府使用行为学上的技巧让那些拥有缩水资产但财务尚未收到影响的家庭对策略性违约产生羞耻感
通常来说,在贷款合同上打破社会规范所带来的声誉损失组织了人们在缩水房产上出现违约行为,尽管他们有经济动机去违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