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畔又闻蝉鸣声,眼前又见粘知了。
上周日上午带二宝在小区里遛娃时,烈日炎炎下,周遭一片聒噪的蝉鸣声,碰巧又遇见一位粘知了的小伙子。
我住的这个小区,也属属城市中心了,晚上打着手电照知了猴的人还真不少。但白天粘知了的基本没有。这恰巧碰到这位也是很稀罕了。
不禁上前和他聊了一会,了解到,他的这个可收缩的杆子是专门在网上买的,用的站知了的胶是一种绿色的化工胶。这种胶粘性不好,我看他几次明明粘上知了了,结果往回收杆时,知了挣脱胶逃跑飞掉了。
小时候,在我老家夏天中午前后,是有很多粘知了的。这个时段天热,知了禁不住炎热,往往会沿着树枝往下退,离地较近,便于去粘。
在老家粘知了,都是用自制的面筋,粘性特别好,粘上知了没有跑,绝对挣脱不了。
那面筋都是用自家里用小麦磨出的面粉来加工的。用买来的面粉就不行,据说买来的面粉里面的面筋被提取掉了。
记得小时候第一次洗面筋,没经验,在请教了别的小伙伴后,就回家自己合面洗起来。结果是合的面较多,洗的面筋也较多,沾完回家还剩了一半。母亲看到盛面粉的缸里,少了不少面粉。心疼的说,这都够包顿饺子吃了。虽然说,但也没太责怪我。
后来有经验了,基本能控制好面粉量,没再造成面粉浪费。
看着这小孩子,沾了好一阵子,但收获并不理想。塑料袋里只有十几个战利品 。我记得小时候沾一次,能站一百个左右,拿回家后母亲能分两次炒着吃呢。
看小伙子热情不高的样子,我对他说,你下次想沾知了,你可以用面筋粘。我告诉他面筋的加工方法,他说回家试试吧。不知他家的面是哪一种,能否洗出面筋也不好预判了。
我私下想,等二宝再大一大,四五岁时,我就可以领着他,也来粘知了了。不在于粘多少,在于粘的过程,让他的童年也有粘知了的经历,也是极好的吧。
网图立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