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分析
在培训体系的设计中,有的人倾向于设计流程、制度,有的人擅长以人,能力为提升点进行考量。这两种都没有错,可以适应于不同的企业环境和需求。
比如在传统企业,类似电子,机械工厂,政府或国家企业单位等,偏重与“事”和“物”打交道的行业,围绕流程制度进行培养,巩固安全意识,提高操作规范及标准,建立完善清晰的SOP,更能帮助企业走向成熟稳定。
而在与“人”,"趋势"更多接触的行业,我们期望建立“以人才发展为导向”的培养体系,这里面包括能力的提升,技能技巧的锤炼,员工士气,团队氛围的营造等。
那么以第二种为例,又可以依据长期需求和短期关注的不同而进行细分,是“自上而下”的人才培养,还是“自下而上”的业务提升,在这一关系中,我们需要结合公司战略及管理层需求进行设定。
也就是说,在培训体系的设计上,我们一样需要实现分析企业现状,从大盘看这个企业更需要什么,从哪里下手更容易达成当下或长远的目标,这里得出一个类似波士顿矩阵的二元矩阵。
在企业分析完成后,我们经常发现,企业既有当下的业务需求,又希望以人才为核心,建立长期的培养体系。那么这个关系是否相对立呢?
当然不是,短期对事物的要求就是对绩效,产能的要求,它能让组织更快获得收益,让企业得以更好的运营到明天,存活下来。它更多来自自下而上的需求,我们可以以当下的岗位职责,工作任务为基础,按照应用场景来设计培养项目,比如是否有工作流程的指引,完善的SOP指导,如果没有可以树立模范标杆和进行经验萃取。
而长期对人的培养与关注,从素质能力上的培养,则可以保障企业长青,是自上而下的文化建设,它需要做的是储备未来需要的能力,在进行培养时,我们更可能建立各层级的胜任力模型,打通通用能力和核心能力。这一点与短期培养有交叉之处,但又不仅限于是否要应用当下的某个场景。
如何建设
在了解企业的发展阶段与战略指向后,接下来就是具体操作,如何更好的服务企业需求。
首先,我们的目标对象是什么群体——“销售”、“客服”、“行政职能”?从专员到总监,以人为对象锁定。当然如果企业很大,也可以以地区锁定,比如某个分公司的全体员工,用什么工作流程在怎样的环境下工作就是培训体系搭建的目标原则。
其次,在目标群体设定后,进行工作场景的划分,如销售群体,他的工作场景是电销,面销还是行销?在不同的场景下,需要的胜任力是什么?
在人和事都确定后,接下来就是战略目标的分解,一口气吃不成胖子,我们需要和老板协商,对不同阶段人群的期望,比如公司正处在转型期,那么有一部分高尖端人才就要优先冲锋陷阵,勇于发起变革并开拓新市场和新业务,而中间层则需稳住底盘,保障公司基本业务不会一下子全部断裂,从而失去经济支撑和业务来源。
此时的培养,就需要协助老板做出清晰决策,也慎重考量对培训的投入和产出期待。对高尖转型项目的培养上,工作流程的快速普及,工作绩效技能的提升,老板的不同阶段期望是什么?而中层的能力培养是要从60分提高到80分,还是团队氛围的打造,这些都需要有事先的定位,也就是《将培训转化为商业结果》中所提到的界定培训结果。
老板的期望与需求在哪里,培训人存在的价值就在哪里。相互管理才能更好合作。
那么在适应企业战略需求及培训结果界定后,我们面对的就是如何满足学员需求了,包括常用的三个板块“知识技能”——能力、“动机心态”——态度、“环境发展”——环境。
最后,就是体系的设计的几个必备元素,资源体系,制度体系,运作体系等。